美文网首页诗词大智慧
宴饮诗—摘录中读:李山老师讲解《诗经》

宴饮诗—摘录中读:李山老师讲解《诗经》

作者: 青颜珠珠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19:51 被阅读2次

    宴饮的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用以聚拢精神;其二,用以分享利益。

    《左传》中谈到过一个关于贵族威仪的问题。

    什么是贵族的威仪?作为贵族,若想要在民众面前有威仪,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将所爱之物舍弃。上一节中说到,在部落时代贵族在一些固定的场合要通过对民众的施舍来显示自己的奢华与慷慨,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民众来追随自己。宴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在上者要懂得与亲戚、下级分享利益。

    《伐木》

    《毛诗序》说本诗“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翌故旧,则民德归厚矣。”“燕”就是招待朋友故旧,同时还包括周天子的内亲和外亲,同时强调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都需要朋友的帮助才能成事,所以大家要亲近和睦,不要忘记老朋友,这样的话明德就会变得厚道。这个说法很好,虽然与诗本身并不贴合,这首诗讲的是宴饮的意义。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丁丁”是伐木的声音,此处使用了比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伐木的声音在山谷中回响,惊起了山中的鸟类,一边飞着一边嘤嘤地鸣叫,成群的鸟从山谷中飞起,迁移到高处的树木之上。在中国,搬家被称为“乔迁之喜”,就是出自这首诗。“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意味着人要往高处走。虽然是宴饮诗,但开头却写了一个自然的光景:人在林间伐木,惊起山中飞鸟,鸟儿成群结伴飞向高处。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由此,诗人发出了自己的感慨。“友声”就是“朋友之声”,“矧”就是“何况”,连小鸟都知道要呼唤自己的同类,重视自己的朋友,更何况是我们人呢?“神”,按照清代学者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的解释,读为“慎”,也就是“仔细”,“终和且平”就是“既和又平”,“终”和“且”都是结构词,与载歌载舞的结构差不多。当一个人仔细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且听懂了之后,就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和平。诗篇的第一章诗意盎然,写了一段美好的光景。中国诗的灵魂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顾随先生在讲解诗歌的时候曾经谈到过,中国的诗与西方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方那句著名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它所讲的是哲理性的东西,宋人比较喜欢在诗中谈理,但与唐诗的意象玲珑,境界鲜明相比,是等而下之的。

    顾随先生认为,中国最好的诗应该是“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时分,声音已经疏落快要断绝,但这碧绿的树却没有丝毫反应,人们往往喜欢这样的意境。再比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的诗才是上等,由意象营造出美好的意境,把人的灵魂从凡尘俗世当中抽离出来,在这种优美的场景中去站一站,歇一歇,这样才能恢复生机。

    一个人只有在空闲当中才能休息,晚上做梦睡不着,因为人还在做着白天的事情。一种艺术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就如同睡眠一般,在一种无欲望的状态下回归到大自然的优美中,滋养的是神明而非身体。孔子早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说“诗可以兴”,诗就相当于我们的文学;兴,就是兴发我们的生命,好的文学可以使你的生命处在积极健康的状态。

    可以肯定这首诗是西周晚期的作品,距今大概有不到三千年的时间,这个时候的诗歌在描写宴饮的时候就懂得先营造情景,把情绪调动起来。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许许”与上文的“丁丁”一样,都是伐木的声音,“酾”就是“筛”,古代的酒有时候需要进行过滤,用箩一样的东西把渣滓,泡沫清理出去,“藇”指过滤之后的酒清透的样子。“肥羜”指肥美的公羊,“诸父”指同姓的人们。接下来的句子里充满了中国人的人情智慧,“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即便对方恰巧有事来不了,我也不能不向他发出邀请。这在今天依然是金科玉律,民谚中有这样一句话“宁落一村,不落一户”,即便事先就知道对方有事出门不能来,也还是要发出邀请,这样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

    宴饮诗—摘录中读:李山老师讲解《诗经》 宴饮诗—摘录中读:李山老师讲解《诗经》

    颂簋 西周后期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於灿”就是“光灿灿”,“於”是一个叹美之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在之前的篇章中见到过,比如“於烁”“於皇”“於穆”。主人把堂室打扫干净,摆上食具。西周的青铜器有鼎有簋,鼎是用来装肉的,簋是用来装粮食做成的饭的。关于鼎的使用在古代有严格的规定,鼎的数目都是奇数,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

    如果诗中的记载是可靠的,陈馈八簋,那么一定是配了九鼎,由此可以判断,这场宴饮请客的应该是周天子。但由于西周后期礼崩乐坏,很多制度已经不能严格执行,因此不能肯定地说就是周天子请客,也有可能是高级贵族宴请他的朋友和亲戚故旧。“肥牡”指“肥美的公牛”,“诸舅”指异姓的亲戚。“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与上一章结尾意义相同。

    第二章主要是透视人情,实际上就是分配率的问题,对方可以不来,可以不要,但利益分配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阪”指“坡”,“衍”指“丰饶”,就是酒倒在容器中满溢的样子。“笾”和“豆”是两种容器,有竹制和木制的,笾是筐,豆是高脚杯。“豆”是个象形字,摹写的是豆的形状,而今天用来指粮食作物的“豆”在古代称为“菽”,这二者读音相近,这其中有很多音韵学的知识,此处不做过多的讲解。“践”指成排成列,“兄弟无远”,告诉兄弟们不要远离。接下来的一句在上一节中曾经谈到过,“德”在此处意为“和”,“乾餱”都是指干粮。人与人之间的失和,有的时候只是因为一块小小的干粮。“愆”就是错误,此处指分配不均。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这两句直接洞察了人性。一个人无论谈起事情来多么有高大的理想,慷慨的精神,但在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时候,一块小小的干粮都能让彼此失和。人毕竟是物质动物,当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就会心中不满,有的时候会上升到人格与尊严的层面,甚至会因此闹出人命。《左传·宣公四年》里记载的一个故事刚好诠释了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郑国有两个贵族,一名公子宋,一名子家。这日上朝的时候,公子宋对子家说,最近自己的食指总是在动,大概是要尝到美味了。就在子家半信半疑的时候看到厨子在卸一只鼋,这是楚人献给郑灵公的,灵公命令厨子把它熬成汤与大臣们分享。见此情景,公子宋和子家相视而笑,郑灵公好奇便询问缘由,子家于是说了公子宋食指灵验的事情。朝会结束后,汤也熬好了,在分配鳖汤的时候所有人都分到了,唯独没有公子宋的。郑灵公的意思很明显,食指是否灵验,决定权在君主手里。但公子宋不甘示弱,他走到盛着汤的大鼎旁边,将食指放了进去,沾了汤尝了一下,这一行为也诞生了后世常用的一个词——染指。这一行为触怒了郑灵公,准备找机会杀掉公子宋,却被公子宋抢了先机,在当年夏天,公子宋要挟着子家杀了郑灵公。

    郑灵公因为一口汤丢了性命,而公子宋则背上了弑君的罪名,这样的事情在古代还有很多。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湑”是“斟酒”,“酤”是“买酒”,“坎坎”形容鼓声,“蹲蹲”形容舞姿,“我”字,有学者认为相当于语气词“哦”。“湑”在前文指“斟酒”的动作,在这里就指“美酒”。这首诗的格调是非常慷慨的,与前面优美的境界相得益彰,又非常有激情。西周晚期的诗篇里有这么一种“慨当以慷”的格调,正如曹操在《短歌行》里写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

    《伐木》的深层含义则是,作为一个饮酒礼,它的核心是要与众人分享利益。人是物质动物,在利益分配上如果不能均衡地对待大家,那么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中国社会是亲情社会,其特点就是既然为亲人,在分享利益的时候就不能忘记任何一个人。既然民情如此,诗篇就直接点出了“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宴饮诗—摘录中读:李山老师讲解《诗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m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