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个四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已经不听老师管教,哪怕经常被老师罚站也无所谓。
四岁的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叛逆和个性,似乎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的整体表现。他为什么会这样的。无独有偶,幼儿园不听话,家里更是随心所欲,家里人几乎都管不了他。
无奈下,爸爸只能做那个恶人,打吧,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认同,小树不修理不直溜。这话乍一听没啥问题,可是用打的方式真的可行么。这位爸爸也不想打,可是还有什么办法呢,说教无效,只剩下武力镇压了。
体罚,打孩子,这是强势成年人对弱势儿童的一种教育方式,还是绝对实力下的无情的威慑。问题是,我们只有打这一种选择么。
据说这个孩子小时候有两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长时间没有接触父母的教导,后来等接回父母身边时已经三岁了。
于是,大家都认为孩子能有今天的叛逆全怪长辈的溺爱和娇惯。这话听起来也没错,环境塑造一个孩子的个性,也会放大他的缺点。但是,教育孩子到底该怎么做,难道说直接父母就很清楚么。爷爷奶奶会娇惯,父母就不会么。我们对待教育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先进理念呢,有什么合理办法呢。
我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孩子都跟爸爸不是很亲,爸爸似乎一直很严厉,而妈妈一般很温暖,其实这也是教育的理念,爸爸认为自己就该严厉管教孩子,树立威信,不苟言笑,以至于很多人都不了解爸爸到底怎么想的。
坦率的说,我们因为对教育的无知,不能说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就会教育孩子,教学生,自学和教孩子这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教育儿童的难点在于,我们会不自觉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就像打孩子。我敢说能打孩子的人,他心里一定很纠结,但是他能打孩子,就不排除有打老婆的想法,至于为什么没打,主要是现在女人地位上升,现在的女人们也不像以前逆来顺受,即使天天被老公打也要默默忍受着。
我的老婆常说一句话,你目前是管不住你的孩子的,因为你这里面没有施恩于他。虽然你是他的父亲,但是你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威信。这句话很触及本质,我们不能说给孩子提供了物质条件,给他生命就是施恩于他,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需要陪伴,一起成长。
打人是不对的,打小孩更是如此。如果一切问题都可以靠武力解决,那么只会导致更多以暴制暴。
而武力背后是理念落后,思想保守,甚至是折射出内心的焦躁和阴影,我小时候就是被打过来的,以前我爸爸也这么管我,这是多少成年爸爸的内心独白。可问题是,教育从来就不是强制性行为,教育本质是引导和成全,让一个人慢慢认识到自己、认识到世界,认识到如何与世界接触。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前提是教育者思想要领先被教育者至少一个层级,然后要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循序渐进,引导被教育者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形成自身体系。教育一句话说就是带领他人构建一套新的体系。
他跟领导不同,因为领导可以采取很多强制手段,比如开除,扣工资,而教育要考虑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更匹配的策略。从这一点看,它对每位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你不仅要懂教育内容,更要会教育,要懂知识量还有懂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