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施一公校长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的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文。转发的题目很时尚,绝对吸睛。“施一公:我的认知再次崩塌!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还有什么物事难以释怀?”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原清华大学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8年4月16日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演讲的主题是,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讲到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癌症、阿尔兹海默症……,“人类始终用科学在应对挑战,从简单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到最后通过基础研究驱使药物的发现。”在讲到“大脑”的时候,他的话让我这个科盲为之一振。他是这么说道:“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他是著名的生命科学家,竟然说对大脑什么都不知道!?
施校长讲物质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宏观的,人直觉可以看到、可以感知的东西。
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眼睛看不到,可以借助仪器测量和感知的。
第三个层面是超微观的物质,只能理论推测,用实验验证,但是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光子。
这三个层面的物质互相的关系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这就不奇怪施校长说的对人的大脑“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了,人是宏观世界的个体,然而人的本质的是微观世界,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的,至于超微观世界“人类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
人类探索的空间太大了。施一公校长讲:“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我不由得感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无限的,所以对生命的探索也是无限的。记得三十多年前,我母亲患癌症的时候,我安慰妈妈,医疗科学发展很快,会有好办法的。人类就是在生命的接力过程中,经过一代一代人的科学探索,在一步步深入的认识这个世界,未来不知道会有多么新奇的事物不断的呈现。
向探索科学奥秘的科学家们致敬!
生命是有限的,对生命的探索是无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