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95天,1336字,累积181013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9233/923ba985b1ab8609.jpg)
上半年买了一本《自我边界》,看了几页发现是纯粹的干活,有些无聊遂放弃。
可能人和人相遇需要缘分,书和人相遇也需要缘分。也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下半年工作中遇到了一个人,和这个人因工作的关系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边界感”三个字,再到后来更加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有多重要。
记得第一次工作交接,同事将我带到了这个人面前,四十多岁的男性,当同事将我带到对方面前介绍完时,对方见到我站身说了句,“你好!欢迎你的到来。”然后又说说笑笑的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大致意思就是我的加入,可以让这个专业的工作变的更有序。虽然简单,但整个过程看不出来对方有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说话的生疏,也没有过度热情,像认识了一段时间的熟人。
过往的人生中,我见过一见面就过分热情到让人不舒服的人,也见过打招呼过于生疏的人,好像一说话,总能从自己的直觉中感觉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再通过后期的接触对这个人给予认同或否定。总之我对一个人影象的好坏,和第一次见面对方给我留下的第一感觉有很大的关系。但再看眼前的这位男性,我感觉不到他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上下级之间的俯视,没有年长者对年轻者的那种审视,总之就是感觉很自然。
介绍完我后,同事提议让我们加个微信,虽然我特别不喜欢加陌生人的微信,但因为工作关系,前面的两个人都加了微信,所以,还是拿出了手机。刚准备添加,对方说,“拉进群内,我就在那个群里,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在群里找我。”很明显,不用加微信了。我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不仅在内心扉腹,竟然拒绝加微信!人的本能可能就是讨厌别人拒绝自己,当对方拒绝加微信时,内心对这个人竟然有了一点排斥。
后来的工作接触中,发现这个人开朗,做事爽快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没有以往工作中出现纰漏会进行说教、批评等的情况,无论何时都在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谴责推诿。
刚开始,我以为这个人本来就是这样随和开朗的人,或者说是对我们这种他眼里的职场小白有一种谦让,但后来,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工作接触后,发现他不仅是对我,对任何一个人都是这种处事方式。不仅是对某一件事,对任何意见事都是这样的方式。就是看似随和,但在处理工作上则可以用让你更能接受的方式处理。这不是绝对的性格使然,恰恰是很好的掌握了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
原来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感这么重要!以前和别人相处都是凭着好恶,对喜欢的则毫无保留,对不喜欢的则敬而远之,当某一天在越来越熟悉中,突然发现某个曾经“掏心掏肺”的人和自己三观不和,突然又变得冷淡,也有过度的“破界”让对方感觉到压抑而望而怯步的。最近在看到这位同事的人际相处后,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刚认识或熟人在相处中的“掏心掏肺”是否正确。
答案肯是否定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得不和别人相处,但却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来和自己相处。
有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孤岛”也是属于每个人内心最深处,不愿为别人的打扰的安静之地。这块寂静之地需要自己好好保护,一旦被别人踏足,则会出现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被越界的冒犯感。
所以,人与人相处最长久的相处之道就是掌握好边界感,无论是陌生人、同事、朋友还是家人,恰当的边界会让人与人之间更轻松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