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变迁
我家的三间砖瓦房今天是大年初二,按照习俗,我和丈夫、孩子一起,带上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
走进屋里,看到家里又重新装修一番,楼上楼下里里外外二十多间,洁白的墙壁,光亮的地板,宽敞明亮的屋子,抬头仰望院子上方透着玻璃的天空,忍不住感慨万千,从我记事起,这算是我家的第三代房了。
时间像一把梭,不停地编织着明天的锦绣,编尽了困苦的岁月,织去了青春的年华,如今,汇聚成光彩照人的绫罗。变化,每时每刻都在惊喜地发生着,仰望焕然一新的小院,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
从我记事起,家里只有两间用土坯垒的茅草屋,一张床,喂了一只羊,晚上还要拴在屋里和我们相依为命。后来有了弟弟,我和父亲只好到学校父亲的办公室里置床休息。家里的茅草房每次下雨,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母亲会事先准备好盆子、罐子来接水,用"穷得叮当响"一点儿也不为过。小时候母亲总是把蒸的“黑窝窝”馒头挂得很高,嘴馋时需要拉一张桌子,上边再撂上椅子和凳子,把手伸到极限才能勉强拿到。每次铤而走险、爬高上低去拿石头一样硬的馒头,还要遭受母亲的白眼。
时间在不知疲倦地往前奔跑,我家也在不知不觉中奏起了欢快的变奏曲,终于旧貌换新颜,80年两间矮小的茅草房变成了水泥、砖石砌成的3间砖瓦房,我家的房顶上用的不是藤条,而是毡子,更加结实美观,再也不担心连阴雨天气了。85年又盖了小3间平房,有了厨房、储物间和楼门,有了院子,真真切切像个家了!家里又陆陆续续购置了两个大铁床,黑白电视机,桐柏牌落地扇等,我家在悄无声息地变化着,前进着。
紧跟国家改革开放奔小康的步伐,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父母亲在1996年又开始了第三次房屋的迁建计划,在公路边买了四间门面房的地皮,着手第三次盖房,因前面全是深深的大坑,前后用了将近两年时间,门面上下两层和偏房左右三层总算大功告成,1998年春节,我们全家搬至新房居住,当时的激动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2010年,后院的两层小楼也拔地而起,这几年又进行装修,添置家电、家俱等,又把整个院子用玻璃封顶,透光而防暑御寒,现在一切全部就绪。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整体厨房、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空调等与城市没有什么两样,自来水,太阳能,电动车、小轿车应有尽有。
在一次次建房中,父母亲从身强力壮的青年渐渐步入两鬓如霜的老年,我们姐弟几个从懵懵懂懂的小孩子也进入不惑之年……在农村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虽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质朴的田园静好,秀美的麦浪,淡雅的蔬菜香,却使我念念不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家在改革开放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顺,生活越来越富裕!每次回家,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尝可口的农家饭菜,那种悠闲放松的心情,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今日的农村到处勃勃生机,可谓是新农村、新生活、新气象!我家的这些变化只是广大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全民共享小康社会,全民共享美好生活!农村的生活就像歌唱家宋祖英唱的那样《越来越好》,祖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