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从其名称的定义看,是指被授予官职的妇女。而在男人当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入朝为官当属凤毛麟角,十分稀罕。因此,这里指的仕女应该是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有 一技之长的妇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7c15c988362daeef.jpg)
仕女形象最早应来自“仕女画'据画史文献记载,汉元帝 时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33年),皇帝为满足自己选美的需要,从全国各地征召,当时由于交通不便,而入选的美女又太多,皇帝本人不可能一个个地去挑选,便召集宫中画师到各地 去如实描绘“美女”肖像,带到宫中供他筛选。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便是由于宫廷画家毛延寿的“黑痣丑画”无缘与汉元帝相见,之后才有愿意去匈奴和亲而成就的美名“昭君出塞”、“落雁”。汉代时期的选美画是女子的肖像画,称得上是“仕女画”的前身。此后,表现仕女的画便开始盛行,并出现了不少画仕女的高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1bd09aee7a28ee73.jpg)
据《中国年画史》记载,年画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流行,而年画又把“仕女画”列入表现的重点,仕女画又把表现女性的“美”作为重点,它不仅要画出女性的“温柔与娴静”,而且要画出女性的“才华与聪慧”。当代的仕女年画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古装仕女,包括历代美女和神话中的仙女;一类是表现明清当代的妇女。虽然有些真实的历史人物面貌并不姣好,但画家们均往美女上靠,不仅体态、面容、服饰、器用、环境上是如此,连看不见的心灵、情感、气质也在“美”字中发挥。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7943000599afa893.jpg)
中国的木雕艺术家们从仕女画中得到启发,在继承传统 木雕技法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文人画和木刻版画等方面的营养,利用手中的雕刀,创作了大量的木雕仕女形象。木雕艺术家雕刀下的仕女,雕工技艺精湛,大家可以从这些木雕艺术家的刀功中看出他们的艺术志趣和审美取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19837e4b3a7c58ba.jpg)
在长期的木雕艺术生涯中,艺术家们总结出一套雕刻传统仕女的经验与规律。
古装仕女肩膀低,腰如头细软身体。
十指尖尖嫩葱细,轻轻拿物指翘起。
下颏尖来颧骨低,鼻窄口小才秀丽。
行如牡丹微风动,坐似芍药雨露滴。
雕刻仕女形象要突出窈窕 隽秀的体态,静者亭亭玉立,动者随风轻盈,这四句口诀:
体型轻巧腰细纤,眼神俯视伏双肩。
双足呼应宜相靠,嘴似櫻桃手指尖。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7e8724199480c1db.jpg)
木雕仕女在表现内容上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如春秋时期的西施,汉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杨贵妃,南宋的李清照等;其二为各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三国演义》中的貂蝉 等;其三为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如“麻姑献寿”中的麻姑,“白蛇 传”中的白素贞与小青,“女娲补天”中的女娲,“精卫填海”中的精卫等。这些人物在广大群众中均有一定的知名度。
木雕仕女在表现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根雕等种类,在今后的文章中,将会一一列举。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f84e05264e89da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24c59c5e35e6bd3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447/14b65d4b273d13dd.jpg)
《欢天喜地》 陈清普木雕工作室作品
此挂屏雕刻内容选材于赵孟頫《滚尘马图卷》。就像人遇到开心事会笑一样,马高兴的时候爱打滚。赵孟頫以不朽之笔绘一匹打滚的马,700多年来乐了无数人,这中间最快乐的是乾隆皇帝。
该雕刻用写实的手法生动的表现出了马儿的欢快,细腻如丝的檀雕技法很好的诠释了马儿毛发的飘逸,欢快的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