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儿子聊天的时候,我说了一句:“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大儿子回了一句:“万一中途改了呢?” 那一刻,我们四目相对。他说的这句话,在理。
在岁月的年轮里,可能会有各种经历,有披荆斩棘的前进,有辗转来回的踌躇,有疲惫沉沦的放弃,也有一种感动和重生是浪子回头。
有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浪子,可能是人群中的他人,也可能是自己。
回想自己小时候,最听不得的是别人指出我的缺点。用奶奶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小孩真的是难讲话。
亲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奶奶总是一次次的嘱咐:“要好好想一想,谁是愿意指出你缺点的人,谁是不说看着你笑笑的人。”
这句话,当时没有理解,但是总算是记在心里了。
还记得小时候去外公家玩,也会犯这个毛病,外婆指出我缺点,我就会摆出臭脸,在一旁谁也不搭理。而外公是当教师出身,他会通过讲童话故事的办法,让我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可以说外公用讲故事陪伴了我的童年。
然后,有一次,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指出你缺点之人是你师,盲目夸你之人是你賊。”
现在外公八十几岁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讲故事了。然而他的教诲,会在耳边响起,只是我还依然走在改正的路上。
后来认识了长成哥,和他相识的14年里,至少前十一二年,每次闹别扭都是他先道歉。事后,他也会不平地补充一句:“在你的世界里,你永远都是没有错的那个人。”
那时候,会为自己小小的胜利而自得。但是现在才知道,其实有时候主动道歉的人未必是先犯错的人,而是因为他自己的素质好,考虑大局,愿意承担。
不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跟是否气血充足有关,气血充足的人情绪比较稳定,而气血虚弱的人很容易被刺激到暴跳如雷。
在生活中,每当出现一些人或一些事情的时候,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才有可能领悟到这些事件身后的深层意味,才有可能不错过浪子回头的机会。
所以,《论语》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句话,值得终身去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