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心烦的猴子》:嘴里说着我不烦,心却止不住地烦?你可能需要换个角

《心烦的猴子》:嘴里说着我不烦,心却止不住地烦?你可能需要换个角

作者: 沸腾的泡沫红茶 | 来源:发表于2020-06-13 23:30 被阅读0次

    最近,我看到朋友转发了一篇文章,很有感触。

    这篇文章,结合了吴镇宇带费曼去参加《爸爸去哪儿》节目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张子枫参加《向往的生活》节目被网友diss不会说话、郑爽参加《拜托了冰箱》被一再追问被迫尬答的案例,表达了:世人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衡量他人,要求内向的孩子在人前表现开朗的不合理性。

    这篇文章认为:公众人物并不一定要性格开朗;开朗也并不一定比内向好。

    从心理的层面来看,各种性格的造就都有其原因,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不要用一个既定的框架去随意评判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对是做,可能造就一个心理更为健康的成年人。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以为然。

    1.呵护心灵的健康,可以从互相尊重开始。

    从文章中看到的案例来看,费曼、张子枫和郑爽的性格都有些内向的性格特质,要求他们开朗就是用“开朗比内向好”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对内向者本人来说其实是强人所难。

    网友在网络上对公众人物的热议,往往可以提供给公众人物生存在舞台上必要的热度,这对公众人物来说是好事。但是,如果网友用自己的标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衡量和评价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失去对对方应有的尊重。

    大众生活中,“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朋友圈里晒幸福被diss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

    你晒的幸福他没有,于是你就被评头论足,你所有的生活都在看客的标准下: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

    原本希望朋友感受喜悦的心,渐渐地就冷了。这也是源于不被尊重的感受。

    尊重,在一个人养成性格和人生观的过程中,是一种必要的土壤。

    孩子小的时候在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他的心理多半比在不受尊重的环境中成长的人健康。

    所以,呵护心灵的健康,可以从学习互相尊重开始。学会了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语言行为,世界可以变得更美好!

    2.获得内心的平静,从换个角度看问题开始。

    今天翻开女儿的绘本《心烦的猴子》,恰好也看到类似的故事。

    心情莫名有点儿烦躁的猴子,看什么都不顺眼。朋友们感觉到了它的情绪,纷纷给它出谋划策,告诉它应该怎么做才显得快乐。

    朋友们或许是从关心它的角度出发,可是,这种关心的方式,却让猴子内心更加烦躁,即便它按朋友们的提示调整表情、摆正姿态,嘴里说着“我没有心烦”,依然掩盖不了它“心烦嘴不烦,脸笑心不笑”的事实。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困难、被误解、生病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些心烦意乱,越是想要忽略这种情绪,却越可能受它影响。尤其,身边人的带着善意来给我们意见的时候,并不一定对我们面临的困境感同身受,给出的意见并不一定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情绪负担。

    猴子转变情绪的转机,发生在它的猩猩朋友受伤以后。

    当猩猩告诉它,当被伤害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并且会持续痛苦一段时间。猴子听了,开始沉思。

    它换了个角度看问题,试着感受真实的情绪,认可自己的心烦,接纳自己的情绪。于是,它从心烦中得到了解脱。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本看起来薄薄的绘本,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却帮我参悟到成人世界的道理。是否在意别人的眼光,是否能跟自己的内心和解,有时候不过在一念之间。

    《心烦的猴子》给我们启示:

    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可以跟自己和解。

    学会接纳朋友的情绪,可以给朋友关怀。

    当你心烦却嘴上说着心不烦的时候,也许就是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学着接纳的时候。

    当我们学会了接纳,也许面对的问题,便不再是问题!

    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烦的猴子》:嘴里说着我不烦,心却止不住地烦?你可能需要换个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st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