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作者: 舒梦晴美好能量女神 | 来源:发表于2021-04-07 12:16 被阅读0次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释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辱是修行之人的一大障碍,干扰人的心态,影响人的情绪。宠辱是修行之人的祸患,须慎之又慎,防之又防。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辱若惊”,宠为恩宠、荣耀,本来是不值得注重的事情。得到的时候心里兴奋紧张,为了保住这种虚荣,心里难免产生忧虑,而一且失去了这份虚荣,心里又更加烦恼与惊恐 这叫作“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宠与辱对于人心的加害其实是同样危险的。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人为什么把荣辱看得如同性命一般重要呢?我之所以如此患得患失而成为一种大忧患,是因为我太过于看重外在的那个自我,如果把那个外在的自我放下了,我还有什么可忧患的呢?所以,像重视自己性命那样去经营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寄望于他。像爱护自己性命一般去经营天下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能治理天下的圣人,将荣辱视作为扰乱心神的祸患、伤害性命的毒药。圣人的解决方式是,将外在的那个被功名利禄困感的假我彻底抛弃,转而看重那个原本纯朴自然、真性情的真我,内心清虚守静,其毒自然消解。用此种方式对待荣辱的人,才是真正爱惜与看重自己性命的人,他不会执着于外在的假我,不会在意尘世的名利,心神不会受到惊伤,性命可以得到保全,放下假我得真我,无为而修身。如此,才是真正看透了性命真谛的人啊!

圣人看待天下如同看待自己的性命一般,也就自然明白了经营天下的真谛,像这等超凡无我而真正注重内在真我的人,没有恐惧优患,是可以将天下寄望于他的。他将会用无为修身的方法,像对待自己性命那样去无为地治理天下,这符合大道无为的法则。掌握无为法则的人,当然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

相关文章

  • 2019-08-21

    解密《道德经》 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和大家逐句学习的,是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三章。 ...

  • 执古御今:学习《道德经》心得(15)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四章 )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告诫人们身体和宠辱一样都是我们的大患,我们要以“贵身...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十五)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十三章解读。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 初识《老子》第13章

    第十三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

  • 北大的紫藤

    日精进第39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十三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十三条,《定位》第...

  • 自我理解《道德经》(五)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

  • 悟道心传13-15

    10月12~14号早课学习内容: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天下如己》 【原文】 宠(chǒng)辱(rǔ)若惊,贵大患...

  •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走马观花道德经(40) 十、道德经第十景区——柔和之区 本景区包括第四十章至第四十三章,以柔和为线索,强调空无柔弱...

  •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

  • 2019-01-13

    姓名:周贤文 常州新日催化剂有限 【日精进打卡第88天】 【知~学习】 1.《道德经》第十三章 【经典名句分享】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tu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