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陕西、江苏等省;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既耐寒又耐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6]繁殖方式有播种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三种。
山楂可栽培作绿篱和观赏树,秋季结果累累,经久不凋,颇为美观。《本草图经》《本草再新》等书籍中记录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等作用,也可医治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山楂起源古老,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距今两千年前的《尔雅》中记载的“朹”(qiú)被认为是中国早期文献记载的山楂古名。因明代李时珍根据晋代学者郭璞的注释引述:“《尔雅》云:‘朹树如梅,其子大如指头,赤色似柰(音nài),可食。’此即山楂也。”山楂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猴楂、鼠楂,因为“猴、鼠喜食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