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羹尧偶遇被抓的李卫和翠儿到康熙寄信给胤礽这一过程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不同管理者是如何运用察言观色和见微知著,始终抓住解决问题和应对发展的先机这一策略和思路的。
第一,年羹尧偶遇李卫和翠儿被抓。
李卫和翠儿被抓,管理者应该看到的是,这李卫和翠儿之间并不是第一次幽会,但其被抓的时机却很巧合,正好在邬思道与胤禛建议年羹尧身边需要派人监督之后。
并且,就李卫而言,其自始至终都效忠于胤禛,所以,与其说李卫与翠儿的事情是巧合,更不如说是一场有计划的预谋。而预谋的背后,正是邬思道与胤禛的见微知著。
第二,张廷玉的建议,康熙寄信给胤礽。
面对胤礽的倒行逆施,康熙再一次思考废黜太子是否合适,此时的张廷玉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因为康熙已经给了胤礽太多机会。对此,康熙思考自己作为大清最高执政者,需要考虑的是未来,当即废掉太子才是正确的选择。但张廷玉建议康熙先稳住太子,以免其做蠢事,待到回京之后再宣布废黜。
管理者应该看到的是,不管是康熙还是张廷玉,他们的判断都是正确的,但张廷玉考虑的是胤礽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备的局限性,因而相对来说,比康熙的处理更为妥当,但两人之间相同的是,都以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为出发点。
当康熙听从张廷玉的建议,先是给胤礽寄回了一封信,管理者应该看到的是,这是康熙给胤礽的最后一次机会。康熙在寄信的同时,寄出的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希望和考核。
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身为领导者的康熙,在企业用人决策过程中,即使再小的决策都十分审慎,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