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伯父就是我们村里的大人物,每次提起他,乡亲们总是一脸羡慕。
村里人说,你们家有个当领导的亲戚,以后你们都能有出息了。
伯父比我父亲大八岁。一九七八年,他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凭着过硬的本领和人际关系,很快就当上了连长。
转业后,他被安排到市里的一个事业单位。从此平步青云,一路升到了处长的位置。
小时候,每逢过年伯父都会开着小轿车回老家。那时候我们村里还没有几户人家有汽车,伯父的到来总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我还记得每次他的车一进村,就会有一群孩子追着跑,像是在欢迎什么大人物似的。
伯父从车里下来,总是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脚上是锃亮的皮鞋,手腕上戴着金表,活脱脱一个成功人士的模样。
每次他回来,村里人都会凑到我家院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跟他攀谈。希望能攀上这门富贵亲戚。
我曾以为有这样一位当官的伯父,我们家肯定能沾不少光。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2000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满怀期待的去城里找伯父,说是去玩,其实心里还抱着能不能托关系进个国企的想法。
那时候国企还是香饽饽,能进去,就等于抱上了铁饭碗。
谁知这次访问却成了我人生中最尴尬的经历之一。
刚到伯父家,他就开始对我的一举一动指指点点。吃饭时,我习惯性的抖腿,他皱眉。
我不小心把汤洒在桌布上,他批评我。我用筷子在碗里挑挑拣拣,他又唠叨个没完
小勇啊,做人要有规矩。伯父一本正经的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我心里憋着一股气,但又不敢顶撞他,只能闷闷的应了声。
晚上我鼓起勇气,试探着问伯父:伯父,我听说您在市里很有面子,能不能帮我介绍个工作呀?
没想到伯父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他说:小勇,你这话就不对了,现在是法治社会,用人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怎么能违规操作呢?
再说了,你自己有什么本事,要靠别人给你找工作?
我被这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原本计划住一周,结果第三天我就找借口溜回家了。
没想到我把这事告诉了父母,母亲气得直跺脚。你伯父真是个白眼狼。
当年他在部队的时候,家里的活都是我们在干,现在翅膀硬了就不认人了。
父亲倒是一脸平静:算了,人各有志,你伯父现在是领导,自然要顾及自己的名声。
咱们也别抱怨,好好干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这件事之后,我对伯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更让人心寒的事还在后面。
二零零五年,奶奶因为中风瘫痪在床,照顾她的重担全落在了我父母身上。
伯父虽然每个月都会打电话问候,但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要分担照顾的责任。
有一次,母亲实在撑不住了,打电话向伯父求助。
伯父在电话里说:我这边工作忙,离不开身。这样吧,我每个月多给你们寄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从那以后,伯父每月会寄来两千元,这笔钱对我们家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帮助,但和伯父的收入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
更让人寒心的是,每次伯父回老家总要细细盘问这笔钱的用途:给妈买药了吗?
请护工了吗?家里添置什么东西了?仿佛我们会中饱私囊似的。
二零一零年,我哥哥做生意遇到了困难,急需一笔资金周转,母亲硬着头皮给伯父打电话,想借十万元应急。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伯父才慢悠悠的说:小军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看他就不适合做生意,不如去找个稳定工作,母亲气得浑身发抖,放下电话就哭了。
父亲叹了口气说:别指望了他了,咱们自己想办法吧。就这样,我们家东拼西凑,总算帮哥哥度过了难关。
但这件事也让我们彻底看清了伯父的为人。
奶奶去世那年,伯父倒是风风光光的回来,操办了丧事,他一掷千金大操大办,还专门从市里请来了知名的礼仪公司。
村里人都说伯父真是有孝心,真不愧是当官的人物。
可只有我们知道每日里照顾奶奶的辛苦,那些日夜不眠的守护,那些沉重的经济负担,哪一样,少得了我父母的付出。
葬礼结束后,伯父拍着胸脯说:老四啊,这些年你们照顾母亲辛苦了,这样吧,我一次性给你们二十万,就当是我尽孝的一点心意。
母亲听了这话,眼泪夺眶而出,不是感动,而是心酸。
二十万,看似不少,可比起这些年我们付出的心血又算得了什么?从那以后,我们家和伯父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
虽然他每年春节还是会回家,但大家见面时的话也越来越少。
有一年,我表妹大学毕业找工作,姑姑想托伯父帮忙。
没想到伯父一口回绝了:现在用人制度很严格,我不能徇私舞弊。再说了,年轻人还是要靠自己的。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冷笑:伯父,您当年参军不也是靠家里托关系了吗?怎么轮到别人就不行了呢?
去年伯父退休了,按他的级别每月退休金将近一万元。在我们小县城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伯父退休后还是会常回老家,每次回来他都会带土特产。还说:我这退休了,有的是时间,以后要多回来看看。
可是大家对他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街坊邻居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围着他转,甚至连打招呼都变得敷衍。
有一次村里办喜事。按理说,像伯父这样的大人物应该坐在主桌。
可主人家只是随意的把他安排在了角落里,连敬酒都没捧到他跟前,伯父似乎也感觉到了这种冷遇。
但他不说,只是默默的吃着菜,偶尔勉强的跟旁人攀谈几句,看着这一幕,我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伯父,如今却像个局外人一样,格格不入。
前不久我在街上偶然遇到了伯父,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脊背也不像从前那样挺拔,看到我,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勇啊,有空来伯父家坐坐,我勉强笑了笑,随口应了声好,心里却打定主意不会去。
回家后,我把这事告诉了父母,母亲冷哼一声:他现在想起来联络感情了,早干嘛去了?
父亲倒是若有所思人地说:到晚年才发现亲情的可贵,可惜有些事错过了就很难再挽回了。
我静静的听着父母的对话,突然意识到伯父其实是个可悲的人。
他一辈子追求权利和金钱到头来,却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是的,他有体面的退休金,他也常回老家,但他失去的却是最宝贵的亲情和友善。
那些他曾经不屑一顾的乡亲,如今成了他最渴望亲近,却又难以接近的人。
我不禁想起一句话:钱不会说话,但它能回答很多问题,钱不分是非,但它能让人主动选边站。
血缘再亲,没有真心的维系,就会变得疏离。或许伯父从未真正懂得什么是亲情。
他以为用金钱就能衡量一切,却忘了人心的温度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如今的伯父在物质上无疑是富足的,可在精神上他却是贫瘠的。
那个每月领着近万元退休金的处长,最终还是活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一个人即便退休金再高,如果失去了亲人的支持和关爱,那么他的人生也难以圆满。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宝贵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