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儿子落落除了陪我去健身房,在家里做菜,更多的时间他在陪伴一只叫“平平”的英短蓝白猫。
在陪伴平平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更开心了,更有责任感了。有了喵咪的陪伴,就不会有孤独感了,因为喵咪会和孩子玩耍,能让他感到快乐。
有一次落落说:“只有喵咪最懂我。” 青春期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理解,这样的懂有的时候母亲确实给不了。和猫相处久了,我发现,猫是绝对的体验派,缓慢接近,小心试探,对一切事物抱有好奇心。一根笔它也能反反复复,玩得不亦乐乎,以一种投入但又克制,漫不经心,随心所欲的态度在生活。它也能随时在冷静自持和搞怪卖萌之间自由切换。
平平真的是一个“好奇宝宝”,任何发出的声响它都要一探究竟,就连马桶的抽水声音也不放过。它有一次就因为好奇而掉进了马桶。我和儿子两个人又好气又好笑。
所以,很多时候,我很感谢喵咪带来的情绪价值,特别是对一个正值青春期的敏感少年而言。
02
平平的到来,充当了另外一个角色,就是家庭里的另外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独生子女往往因为没有竞争的对象,从小置身于父母的庇护下,独占父母的关注与关爱,不但容易被宠坏,而且极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平平把我的一部分爱,一部分精力占据了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我特别喜欢作家蔡澜的一段话:
下棋、种花、养金鱼,都不必花太多钱,买一些让自己悦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太破费,绝对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
我们生命中的一些时间是需要拿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这会增加我们的感官体验和内心的丰富的度,使我们不断获得幸福感。不能活在当下的人从来没有欣赏过花花草草,不曾驻足体验过世界的美好,人情的美妙,他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实是狭隘而苍白的。
03
作为新手猫奴,我也经历了新手的尴尬期。儿子落落在研究猫身上有着天然的热忱。他在暑假里读完了《总有一天会养猫》和《我家小猫有医生》。这里重点讲讲前面那本书。
《总有一天会养猫》是一本10多年"铲屎官"化学博士深度科普,6万人豆瓣“灵魂猫派”小组组长创意插画,献给所有人的猫生活答案之书。
一句话,这本书就像是育猫宝典。
从这本书我读懂了喵咪尾巴语言,我读懂了喵咪的食物禁忌。
一名合格的铲屎官,首先要了解猫的行为和猫语。
猫不喜欢铲屎官关注自己尾巴,但猫尾巴翘起来、拍打地面等都有自己独特心情的表现。比如翘起来就是友好开心,拍打地面就是准备进攻,放松耷拉就是坐着或休息,尾巴藏起来就是我投降,畏惧。同样猫胡子也是心情的表现,胡须一方面是捕猎的导航,一方面也是心情的晴雨表,所以铲屎官不要无缘无故剪掉猫的胡须。
大多数铲屎官都会给爱猫准备好猫粮猫零食,除了猫食物的禁忌,就是猫粮的使用,虽然里面有很多食物添加剂和甜味剂,容易让猫龋齿。但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猫粮。
多投喂的问题就是引发了猫肥胖糖尿病等,目前没有治疗猫肥胖的药物,必须饮食管理和改变生活方式。为了不让猫长胖,人猫大战时常在我家发生,儿子带着猫满屋乱跑,也算用心良苦了。
从一只嗷嗷待哺的猫咪幼崽到抚育长大,猫咪俨然成为人类家庭的一份子,除了注意猫咪的日常身体问题,铲屎官也要关注喵咪总有一天要回到喵星,这时候就要选择一种快速人道的方式让晚年疾病缠身的猫从低质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04
宠物是伙伴又是家人,我们总能感到自己永远被坚定地选择,互相陪伴、互相鼓励。
2020年6月,在《流浪猫鲍勃》中的鲍勃去世后,猫主人詹姆斯·鲍恩社交网站上发布长文悼念:“鲍勃拯救了我的生命,就是这么‘简单’。它带给我的不仅是陪伴,和它在一起的时光,更让我找到了一直缺少的目标与方向。”
尽管宠物不会说话,但它们的爱意从那双睁大的黑瞳仁里,从每一根绒毛、胡须中弥漫出来,把我包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