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这件事,实在可怕。越长大越慌张,想象自己老去是一种微创的痛,毕竟不那么近逼,而眼睁睁看着父母像被岁月抓着手一路狂奔,华发滋生,纹路攀上眼角眉梢,皮肤不再光洁脊背不再挺直,一日快过一日,让我从内心深处慌乱不已,总是能在出其不意的时刻给我惊吓。
这次回家看到病中的奶奶,一场手术让本就不在矍铄的她更显苍老,奶奶并不瘦,但那种真实的老态却让我觉得她薄如纸翼,身上插着不知名的管子,胳膊上是输液的针眼和淤青,我摸着她的手,皮肤的老化程度和新增的老年斑给了我胸口碎大石般的一击。病床上方的点滴瓶里透明的液体无声滴下,我在这出沉默的舞台剧里迷失了勇气。
时间的齿轮是开了挂嚒,飞速旋转的齿牙几乎要击碎我的玻璃心。大部分疾病尚可治愈,而衰老,才是这世上最药石无灵的绝症。
记得《重返20岁》里沈梦君说:“过了30我就自杀。”
听起来像个笑话,却为什么犹如钝刀划过,有一种滑稽却尖锐的痛感。韶华数载,从不够挥霍;年岁越长,越深觉倾负。世间能有几个林青霞,从容优雅的老去,成为不朽的女神。大多隐于市井的烟火,成为絮叨的奶奶和不招人待见的婆婆。
我始终笃信生命在于折腾,于我而言,庸常的生命才是最致命的。那必然会到来的不治之症,像一匹饿狼,追逐着我。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然而“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马尔克斯的智慧真正太残忍。
后来我渐渐从生活中明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长大和懂事真的是成正比的。在岁月长河中,你视野里熠熠生辉的东西,是在不断改变的。有一条敏感的神经,在缓慢却自然的生长。
一些固执的任性和顽劣,后来会被证明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慢性过敏症,无需过分苛求,早晚顺势治愈。
最典型的长大是,小时候能让你开怀和沮丧的,是得到一件新玩具和得不到一件新玩具;而长大后会让你快乐和伤悲的,成了那些住在你心里的人们---他(她)们的喜悦与忧愁。
孩童真正是最自私自我的小生物,满意就笑不满意就闹;少年谙情事,暗恋和叛逆云云,成就了青春的致敬仪式;大部分人都是晚熟的,青壮年才真正开始长大懂事,经历了漫长的蛰伏,这成长显得更弥足珍贵---人生到头来,不过是为了反哺。想给妈妈添置新衣服,想给爸爸称两斤牛肉;朴素的愿望里,浑然不觉承载了莫大的关切,最终仿佛只要这愿望实现了,此生就功德圆满了。谁不是这样呢,这何尝不是宏愿呢。
谁不抗拒成长,谁不害怕衰老,然而时间面前,没有“人定胜天”。我们都只是命运罗盘上臣服的子民,没有谁能因噎废食。所以“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着生活”,并为之付出全心全意。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