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儿
导读: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亲人过分的关爱,但为什么仍然有些人不会关爱他人呢?这是因为很多小孩从小被过度地宠爱,孩子们由此认为家长对自己的付出与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是天经地义的,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长大之后,这些孩子必然对社会相当冷漠,对他人缺乏爱心,他们会认为这个社会与他毫无干系,别人不值得自己去关爱,即使接受别人关爱,也不知道感恩。这就是有很多孩子善良品质缺失的重要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7682/a466136ac757de8f.jpeg)
别让孩子善良品质缺失,从来就没有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
父母养育孩子不仅要让他们健康长大,还要让他会学会各种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并对他给予非常的期望。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呢?
1、 正确地关爱孩子,并唤醒孩子对他人的关爱
在很多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对孩子宠爱有加,但是这些关爱都是单方向的输出,而没有反馈。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应该让孩子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父母对他的付出。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不仅要关爱孩子,也要让孩子回馈关爱。可馨育儿说,要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父母对于自己的奉献和关爱。只要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孩子就会对家人产生关爱之心,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关爱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7682/c03675c9a923496e.jpeg)
2、 让孩子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有些孩子被父母教育的很好,从小就知道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了就会去帮忙,又好吃的也会让父母先吃……可是,如果孩子的关爱不能得到积极的回报,常常得到消极的后果,比如自己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那么时间一长,他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了。这时,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引导,要肯定孩子的友善、关爱之举。父母称赞的话语、微笑的脸庞,以及一些适合奖励,都会让孩子十分的振奋,进而强化孩子关爱他人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这样的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4127682/cc4137d59d570ff2.jpeg)
3、 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人的性格在三岁以前就大体形成了,而这段时间也正是孩子和父母接触最为密切的时候。父母在孩子的脑海里是非常具有权威的,所以父母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气氛。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够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满足,也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和亲情、什么是关怀和理解,怎样与他人相处等,所有这些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催化剂,进而形成爱的样板。让孩子懂得关爱是培养孩子善良品质的有效方法,因为孩子的每一个善举都是从关心和帮助他人开始的。
最后,“善人者,人亦善之”,学会关爱他人的孩子,也必然会得到别人的真心关爱。父母妥从关爱他人开始,让孩子学会善以待人,而当孩子真正养成善良的品质之后,孩子在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的时候就会得到别人充满善意的回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