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像是一个水平线,很清晰的分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宋神宗曾因“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将司马光撰写的历史著作取名为《资治通鉴》;唐太宗也曾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成就与魏征之间的旷世佳话。透过这些很容易看出,历史往事和人是不断磨砺自己的最佳利器。
最近便是如此,网络上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我常常因为过于沙雕而与你们格格不入,而最近我却衍生出一种"“我常常因为空想而与世界格格不入”,能够让我从空想中醒来的便是历史。看战国和春秋历史,思考秦汉的发展轨迹,纵观唐宋的曲折,有内心的想问一句,盛世之下,自己为何常常多想。
当今的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的时代,无论何时,走在何处的大街,看着沿线的灯红酒绿,霓虹华彩,不用担心突出起来的战马和冰冷的武器,热闹的场景带来的安宁和平静是无与伦比的,脑海中不会出现对自身安全的担心,唯一出现的是对未来的思索。每每在此时内心总是很轻松的涌现出一种欲望,这个欲望来源于自己生活的时代,可也总是轻松的被自己了解过的历史打败。
马斯洛曾经很清晰的将人的需求分为三层,基础生存需求,成长需求,高级实现价值需求,欲望就像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口,那金戈铁马,豪情奔放,热血照汗青的历史让自己对现实的自己产生疑惑,可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烈马带禽归的生活又让自己产生无限安稳,这种撕裂的情绪仿佛验证了自己的成长。只有在此时愿意承认内心的自己是向往平淡享受孤独,外界的一切力量仿佛是多余的触角,虽然是一种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可却缺少真实。
站在历史的视角,总是产生一种错乱,在自己的人生中好似一个看客,却因为那血红的联系让自己变成了带线的风筝,自己不愿意舍弃,也不愿意紧密,在这矛盾中不断的期盼家人的幸福,也在装扮自己的世界。看着那视频中没有起伏的声音,历史就像是一幅画卷,自己沉溺于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可现实却在疯狂拍击,似是要突破防线,他们在提醒自己,醒醒该动起来了,还有很多没有做呢。
好像从来没有写过关于自己家人的文章,以后想多剖析一下自己周边的事物,将这段难忘易忘的历史通过字字之间的联系封存在自己永久的记忆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