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历史因果录》
诸葛恪,三国东吴大臣。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亲侄子,天资聪颖,英勇果敢,但刚愎自用。孙权晚年时,东吴名将逐渐去世,孙权临终时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兼太子太傅,辅佐幼主。
公元252年,魏国大将军司马师,趁孙权去世攻打东吴,诸葛恪率四万大军奋力阻击,大败魏军。此战过后,诸葛恪总揽朝政,如日中天。
谁知第二年,诸葛恪竟要反攻魏国。
经过上一次胜利后,诸葛恪信心膨胀,更想建立万世之功,认为如果不伐魏,将留下永远的遗憾。于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强征二十万人伐魏。
结果刚出征就出师不利,在围困新城时,连续几个月久攻不下。
当时正值酷暑,东吴兵将疲惫不堪,中暑的、腹泻的、得脚气的有一大半,死伤更是众多。但各营报告士兵每天得病时,诸葛恪却认为军官们撒谎,扬言要把他们杀了——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真相。
此时的诸葛恪不但不承认失策,而且以攻城不下为耻辱,每天怒形于色。
将军朱异有不同看法,诸葛恪大怒夺去其兵权;都尉蔡林屡次献计,诸葛恪拒不采纳,蔡林转身投奔魏国。
魏国得知吴军疲劳多病后,乘机反击,诸葛恪只得被迫撤军。一路上,土卒受伤的,得病的,流离失所的,被魏军抓获的,哀嚎遍野,不计其数,但诸葛恪却安然自若。
他还率军在路上小住了一个月,又想到浔阳去屯田,直到朝廷不断催他回去,他才慢悠悠地班师回朝。
从此,官民对他大为失望,怨恨情绪四起。
诸葛恪回朝后,反而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斥责说:“你们怎么敢滥发诏书?!”逼得孙嘿告病辞官。
诸葛恪又检点名录,把自己出征后朝廷选用的官员,一律罢免,重新选任。此后更是耀武扬威,动不动就罪责他人。
去见他的人,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他还改换宿卫人员,任人唯亲,甚至命令部队整装待发,还想进攻魏国的青州和徐州。
这样的人,一般在电视剧里活不到两集。
公元253年,也就是强征魏国的当年。东吴皇室宗亲孙峻,和吴主孙亮,共同设下“鸿门宴”,请诸葛恪赴宴。宴席中,诛杀诸葛恪。随后,灭其三族。
顺便说一句。
三国时,魏国实力最强。可是,先是诸葛亮逆天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耗尽蜀国国力,为实现其毕生不切实际的“统一”梦想。
结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留下一个空虚的蜀汉和扶不起的阿斗,快速投降。
诸葛恪也是托孤重臣,但其智慧、才能、品行和威望,远远不如叔父诸葛亮,竟也不顾所有人反对,强征魏国——这一次,他却连“明知不可为”都茫然无知。
结果,从总揽大权到灭尽三族,仅一年时间。诸葛家族的人,究竟是怎么了?
妄动兵戈者,自古皆不详。
问问那些无辜死去的将士们,就知道。
史料选自《三国志·诸葛恪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