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史记》之前,我对司马迁的态度就是——什么司马迁,没听说过。而现在,经过一些浅显的学习,我对他的认知已经刷新。
司马这个姓氏在历史上有名的不少,司马错、司马懿、司马昭等,当中包括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公,位在宰相之上,有才有华,是一个很有修养非常聪明和博学的人。但撇开这点来说,他也很正直。因为受一个好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也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司马迁小时候并没什么很好的学院供他学,就算当着官的父亲在努力挣钱,那也只供司马迁一家的小康。可能是因为骨子里遗传的正直,司马迁从小就对学习非常认真,读书写字,至少也是一个超级学霸(老师:孔子的世孙孔安国、大儒董仲舒)。也正因为这个,他长大后,更是一代才子。
司马迁长大后,仍然认真学习,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是真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带着那么多厚重的竹简书花了两年的时间游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大小小的城镇,回长安后又开始了埋头整理。因父亲的关系当了个分掌各司事务的高级官员:郎中,直到父亲病逝。事情发生在汉武帝泰山封禅泰山的时候,或许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很想去又不让去观看和记录这浩大的祭祀场景吧,一忿郁司马谈病了。临终前,司马谈将自己的遗愿告诉了司马迁——希望司马迁能继承自己的太史公的职责,将自己未完成的史书完成。的确,《史记》里的文字并非完全出自司马迁之手,有许多内容,都是司马谈的文笔。换种说法,《史记》就是司马谈父子合作完成的。而当司马迁仅三十五岁的时候,便接下了这个责任,写史记的天命。
父亲病逝之后三年,司马迁当上了太史公。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皇家图书馆读更多的书、接触更多的资料、见更多的世面了。
之后的日子,司马迁没像那些的小人官一样整天吃喝玩乐,而是在处理朝政之余认真琢磨着他的《史记》。
大约四十几岁的时候,司马迁有了一个女儿。而当他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认真写着《史记》的时候,却遇上了飞来横祸——李陵之祸。
这年,汉武帝派军领兵讨伐匈奴,而李陵带着五千多人的小军队深入山林,却被匈奴的八万大军围攻。这支军队硬是撑了十多天,没等来应援,弹尽粮绝,李陵被迫投降。
知道李陵投降后的汉武帝十分不悦,而百官也附和着大骂李陵。而司马迁毕竟不是一个会拍马屁,为了皇威而违背自己良心的人,他无比勇敢地正直地站了出来,说李陵并非有意投敌,实在是无路可走了而权宜地投降,李陵的本意是好的,他英勇杀敌,最后被俘,如果不投降,那就算是或者来见大汉王朝都没可能了。若是投降,还能取得一线希望活着,他投降的本意,并不是背叛国家,而是希望能重新回归大汉王朝,回来复命啊!
这一下子,汉武帝可就真是不高兴了。你一个区区蝼蚁,胆敢对我不敬?一怒之下,给司马迁下了死罪。若是想减免死罪,倒也有两个办法。一是用钱来抵,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哪里有钱,就算真朋友任安倾其所有相助也凑不出五十万。但受腐刑,就是人格受辱,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没有了,要是一般人,在那个年代,宁是自杀也不会这样让自己的尊严就这样让别人践踏,而司马迁也想过要自杀,可是他没有。自杀有什么好处?在别人面前留下一个不屈之士的印象?开什么玩笑!他是继承天命的!要继承父亲的遗愿,要写完史记,哪能就这样自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不想像鸿毛一样死去。要死,也得像泰山一样死去。司马迁请受了宫刑。
受刑之后的司马迁也是低落了一阵子,但想想,要写史记,哪能这样颓废下去?自己没有自杀,选择了活着,带着人们对自己的嘲讽与敌意活着,可不能荒废啊。他更专注于写史记了。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司马迁大概用了十几年把这本著作写了出来。
司马迁为什么能把这本书写出来?这么多字,他受过宫刑,他没爹没娘,他为什么能写出与《离骚》媲美,历史上数一数二的著作?他很坚韧。无法言语的坚韧。司马迁只是因为为写史书而写史书吗?不是。他自认为自己继承了天命,要继承父亲的遗愿,他为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我们有谁拥有?自己的脸面没了,自己永远可以停靠的港湾没了,我们有因为某件事请而提起勇气活下去吗?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司马迁,他是一个坚韧的人,一个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