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为什么不从三皇开始,而是从五帝本纪开始。我认为这是他治史严谨的态度决定的,三皇传说的成分太多,无法找到一星半丝的文字实物。五帝虽然传说的成分也有,但毕竟有一些地名,陵墓,甲骨可以证实。所以《史记》开头就是五帝本纪。
一、黄帝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轩辕氏从小就聪明,长大后更是智慧有加。当时神农氏的统治已经衰落,诸侯之间相互侵害,暴虐百姓,但神农氏无力征讨。轩辕操兵练习,对不进贡的诸侯进行征讨,使得大部分的小诸侯只能顺从,只有蚩尤比较强大,攻伐不了。还有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是炎帝部落,经常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其他诸侯。两相对比,诸侯们咸归轩辕,轩辕以德治国,按照季节劝民农桑,安抚万民,丈量四方土地,驯化野兽,深得人心。最后和炎帝在阪泉之野多次激战,取得胜利。
炎帝,姜姓,因善火耕而号神农氏,因似火德王,故称炎帝,其年代早于黄帝。炎帝部落从少典氏及有蟜氏派生出来,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蚩尤是另一个强大的部落,不愿服从皇帝的命令,黄帝和炎帝合作,率领各诸侯,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了蚩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黃帝。
为什么黄帝杀蚩尤,也不杀炎帝?一是黄帝和炎帝交战时实力不够,原文:>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三战是约数,表示多次交战。黃帝没有实力擒杀炎帝。二是炎帝有先进的农业文明,发明了很多耕作工具,有较高的威望。三是炎帝战败后愿意尊轩辕为天子,代替神农氏。四是文化一脉相承,同宗同源。从炎帝和皇帝合作征伐蚩尤就可以看出端倪。
蚩尤为什么被擒杀?一是文明进程不同,蚩尤部落还处在比较野蛮欠发达的地区,和炎黄部落的文化差异较大,容易产生纷争。二是单个部落难抵挡部落联盟的进攻,实力悬殊。三是蚩尤部落野蛮勇敢,引起联盟的报复性屠杀。
二、尧帝
“帝尧者,放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尧帝设立四时节气,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在位七十载,希望找接班人,四岳中放齐建议尧子丹朱,灌兜推荐共工,四岳齐荐鲧去治水,九年,没能治好。最后四岳咸荐舜。
舜:“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帝把二个女儿下嫁给他,他带着她们在妫汭生活,能谨守妇道,尧帝很满意。让舜推行五种教典,民众都能遵从五种教典。又让他参与百官事务,各种职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他在四门接待宾客,四门的接待工作庄严肃穆,诸侯以及远方的宾客也都态度恭敬。尧又派舜进入山川林泽,遇到暴风雨,舜从不迷失方向。尧考察三年,认为舜有圣智让他接位,舜一直谦让,直到正月初一,才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
尧在位七十年时得舜,又过了二十年,命令舜代行天子权力,退休二十八年后才去世。“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利一个。”
在尧退休的二十八年,舜观天象,恭祭礼,接受诸侯朝觐,校定四时,校正一天的时辰,统一音律和度量衡,修订各种礼仪。他每五年巡视一次四方,其间四年诸侯君长轮流朝见天子,告诫治国方法,考察业绩。他把天下分为十二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州、幽州和营州。他疏通河道,把刑律刻在器物上施行。
尧帝死后,三年丧毕,舜把帝位谦让给丹朱,自己住到南河之南。可是诸侯朝觐不去丹朱处,而至舜。狱讼者不找丹朱,而找舜。讴歌者不歌丹朱,而颂舜。舜说:“天意!”于是正式践天子位。
三、舜帝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舜是昌意的七世孙,不过在穷蝉开始,他们家已经败落成了普通人。
舜的母亲早亡,父是瞎子,娶了后妈,又生了弟弟象。父爱后妻,后妈爱亲生子,于是他们常常想杀了舜。舜犯了小过就甘心受罚,大过就避逃。父亲让舜爬上仓库顶去修补,抽掉了梯子,在下面放火烧仓库,舜用两个斗笠护住身子,从顶上跳下来逃走,没死。父亲又让舜挖井,舜先挖了一个可以从旁边出来的暗道。结果舜在把井挖深了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填土,想把他活埋,舜从暗道逃走。
舜用贤人如高阳氏的才子八人,谓之“八恺”,高辛氏的才子八人,谓之“八元”。 使得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流凶族如帝鸿氏之子浑沌,少暤氏之子穷奇,颛顼氏之子梼杌,缙云氏之子饕餮。把他们迁到四方偏远的地方。
为什么尧不用“八恺”“八元”,不流“四凶”,知乎上有这样一段值得深思的话,摘录作为深度的阅读思考。
天下太平,兄友弟恭!啊!看起来多么和谐!然而真正如此吗?有如此人才,尧为什么不用?尧不知道吗?注意这里有四个字“世济其名”!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贤名,尧能不知道?尧又不是眼瞎耳聋,他当然知道这些人,但是既然知道,为什么不用?他又不是昏君,如果真有如此人才,必当重用。那就只有可能,要么是这些人品德低下,要么名不副实。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他们都不应当被重用。可是舜却重用了他们,还弄出个天下熙熙的大好局面,把这些人夸成了麒麟才子。
而对于尧的旧臣,舜是怎么做的?“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四凶”,但是这是舜强加给他们的。那么他们四人到底有什么罪过,要背负这么重的骂名?“好行凶匿”、“崇饰恶言”、“不知话言”、“贪于饮食”⋯⋯这些罪过也太空洞了吧?当然古代是人治社会,品德很多时候是量刑的标准,非说你品德低下要干掉你,你也没办法。但是为什么舜非得干掉他们呢?因为他们的恶名天下尽知?那尧为什么不干掉他们,尧在位那么多年,还非得把这帮毒瘤留给舜?我早说了,尧可不傻,更不是昏君。那就得看看四凶到底是什么人了。
《史纪》里面讲到,四凶分别是帝鸿氏、少暤氏、颛顼氏、缙云氏之子。《世本》:“黄帝又曰帝鸿氏”,少暤即少昊,颛顼就不用说了,五帝之一,而缙云氏,《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所以缙云氏是黄帝的臣子。由此可见,四凶其实都是先代帝王或者帝王臣子的后裔,赤果果的太子党保皇派啊!而尧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舜可不一定,那很显然,四凶代表的是太子党保皇派的利益,自然是拥护尧的,而尧被舜篡了位,那他们怎么会支持舜。而四凶背后的家族势力很大,对于舜,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自然要想尽办法解决。这就跟某些斗争一样,先把他们名声搞臭,搞到人人喊打,再收拾就容易多了。
舜建立国家治理框架,中央官员分工负责,十二州长官主政一方,广开言路,三年考绩,使得国家走上正规,各业欣欣向荣。特别是禹的功劳最大,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通决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各州都按照相应的位份来进贡特产,。方圆五千里的国土,一直到达荒僻遥远的地方。
舜帝儿子不贤,所以禅让给了禹。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
黄帝到舜、禹都同姓,只是国号不同:黄帝号有熊,颛顼号高阳,喾号高辛,尧号陶唐,舜号有虞,禹号夏后,又另取姓氏,姓姒。契是商朝人的祖先,姓子。弃为周朝人的始祖,姓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