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樽还酹江月

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 夕瑶_4067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14:59 被阅读0次

一樽酒,敬那些逝去的生命!

或亮如星辰,掀起过世间的惊涛骇浪;或低如尘埃,只是亲人感受过光热。

——当年豪气盈胸的英雄,和亿万默默无闻的百姓,都随肉身消失,隐没于时光的深处。他们,组成了真实却有些残酷的历史;组成了人类曾经寻找自我的一次次进程。他们是可敬的先行者,虽然那历史早已成了不可追寻的残垣断壁,和薄薄的线装书上残留的冰冷文字!

一樽酒,敬那轮亘古的明月!

当岁月的流水将大地上曾发生过的一切,都冲刷成模糊的传说,不屑的尘土时,唯有明月,带给人一种奇异的安定的力量。

只需轻轻仰头,就能感受到它发出的静谧的柔和的光,没有贫富之分,没有贵贱之别。

不管世人对它是喜之爱之,恼之恨之,还是歌之咏之,毁之谤之,它始终冷然相看,淡然相对,缓缓流转月华,秉持众生平等。亿万年来,那光不增不减,不近不远,始终在那,简单通透。不炽热,但也不疏离;不高调,但也不暗沉。

“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这些悠悠的感叹,之所以深入人心,并一再浮现于无数人望月之际,是因为,诗句将人内心深处的希冀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曾共同拥有过这世间真实存在的,而且似乎能一直永恒下去的月亮,那种今人与前人之间思想相通,血脉相连的感受,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寄托,有了微妙的精神牵绊和契合吧。那片如无边的芳草一般漫延的月光,仿佛能够带人穿越那使人无可奈何的时空之隔,稍减独行者内心的凄怆。

同样,“千里共婵娟”,“愿逐月华流照君”,之所以拨动心弦,流传千古,也是因为真切地说出了游子和离人的心声。中秋夜,万家团圆,月儿啊,请带着我最诚挚的祈愿,跟我思念的那个人相望,相守,相亲。那如流水般倾泻千里的月光,就是我缱绻的目光和温暖的怀抱啊。

诗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格调壮阔,气势磅礴。当他终于从辽阔悠远的时空神游中回转,将目光聚焦现实时,却将起起落落的经历化作了一声轻叹——人之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无法预测的梦,有时惊喜,有时悲伤。此时的他,迷茫,寂寞,孤清,却又豁达,淡然,执着。他就像一只高唱入云,但却义无反顾的孤鸿,因心之所向,绝不肯栖落寒枝,苟合于荒苍的世界。

“一樽还酹江月”——这缀于豪放词的末尾,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句——当我细细品读时,想象与感悟竟如弥弥浅浪,层层撞击心灵。好吧,与其对未来茫然到左顾右盼,不如怀着对诗人的崇敬,试着思索一刻,抒写一番!

相关文章

  • 故乡的原风景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一樽还酹江月

    敬往事一杯酒 , 云淡风清忘却愁。 秋月春花赋旧事, 一江春水随它付东流。 敬往事一杯酒 , 醇香在口, 却发现难...

  • 一樽还酹江月

    北宋诗人苏轼 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 一樽还酹江月

    一樽酒,敬那些逝去的生命! 或亮如星辰,掀起过世间的惊涛骇浪;或低如尘埃,只是亲人感受过光热。 ——当年豪气盈胸的...

  • 一樽还酹江月(一)

    “横霜剑既出,虽不会流血千里,但必有人头与身体异地。”我叫敛红,师出于星宿门门主云隐,是星都的杀手,只要钱足...

  • 一樽还酹江月(二)

    翌日,我像往常一样天还蒙蒙亮就起来,思索着该怎么和舒荣说刺杀他这件事,毕竟这才是我来这里的正事。坐在榻上好一...

  • 一樽还酹江月(三)

    我起身换了件暗红色的衣裳,带着横霜剑,走出舒宅。为他人杀人十五年,这一次为自己报仇,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我安...

  • 致旧时明月·夏秋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 当我第...

  • 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

  • 曾虑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世间四万八千字,唯有情字最伤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樽还酹江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on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