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秋天,我们来到了应城一中高一(五)班。年轻的谢老师是班主任,他用平面坐标调座位,同学们抓阄决定座次。三年来让每个人都换了好几位同桌,也带来了很多故事。
高一的歌咏比赛,语文课代表做指挥,他的白手套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班里人才辈出,每一次音乐课,教我们唱歌的都是不同的同学。
《哭砂》是跟彭同学学的,《水手》是刘同学教的,班长教的歌最多:印象最深的是《三月三》。
运动会上,身材高挑的李姑娘总是能捧回很多奖杯,班花胡同学每次都是领队,班里暗恋他的男生两个手都算不过来。
高二我们有了一次自发的旅游,五家山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们自带干粮,骑车前往。中途一位女生的自行车坏了,班长硬是想法把她带到了目的地……这可以说是高中三年最有意义的活动。
英语口语比赛我们班拿了第二名,谢老师特别高兴。
高三元旦联欢晚会上,李哥的霹雳舞惊艳了全场,还有班长的口琴演奏,以及谢老师的《沉默是金》,此前我都不知道谢老师如此多才多艺……
那年的雪也特别大,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在雪地里撒欢儿。富水河边留下了我们太多的足迹。
热心的刘同学家成了聚会的据点,因为他有一个特别好客的妈妈。直到毕业了,我们还到他家蹭饭,从应城蹭到武汉,也蹭出了无数的情谊。
丁同学,吴妹妹,张同学,姚同学,周班长的家里都有我们打牌,喝酒,畅聊的回忆。
毕业前夕,我们又到富水河边留下了一波回忆杀。据说我那天穿的花衬衫特别吸睛。
大学了,留在武汉的同学也经常相聚,珍贵的照片勾起了大家无限的回忆。武大的樱园,华农的桃园,留下了多少欢声笑语……
后来我们各自成家了去了不同的城市,又带着宝宝回来聚会。大家谈笑风生,聊叙别后情景。我们已经成了亲如兄弟姐妹的一家人。
现在一中已经迁址,我们的谢老师也成了一中的顶梁柱。
我们的同学也在各行各业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有的成了教授,有的成了企业高管,有的已经出了好几本书,还有的到了国外,当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应城一中,我们的青葱岁月,追梦的记忆。回忆会让人生变得厚重,也会让我们更加惜缘。
祝福每一位老同学,期待两年后的毕业三十年聚会。
让我们一起回一中看看吧。去寻找青春的足迹,看看你记忆中的那个人变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