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国小妈

转载国小妈

作者: 春天的寻 | 来源:发表于2016-10-26 23:12 被阅读0次

    快乐小冰

    6月1日

    “晓木屋”手稿(一)

    亲爱的战友们,在我进入正题之间,请允许我讲个关于“学渣”和“学霸”的故事。

    故事中的“学渣”嘛,当然就是我----小妈。这个“学渣”从幼儿园开始就特别调皮,以至于她的幼儿园园长后来要关心“学渣”到底小学毕业了没有。可事实是,“学渣”在小学阶段基本能保持班级一二名,还曾经因小学成绩年级前三而免费上学。中学是年纪第二名的成绩入校。可是“学渣”的真正转变是从高中开始的。县重点中学进入州重点高中,其中的差距不说自明。而真正可怕的是,成绩比你好的人还比你努力,因此,按照小学、初中那点小聪明读书是远远跟不上时代需要的。一年后学渣的母亲为了“挽救”学渣,以工作调动的方式把女儿转到了昆明某重点高中。“学渣”从此发愤图强才勉勉强强考上了一所211大学。再后来,“学渣”读书、就业一路顺顺利利的。当然,如果没有遇到“学霸”,“学渣”其实一直自我感觉特别良好、快乐逍遥。

    而自认为真正成为“学渣”是从2001年其所在的单位组织的一次专业考试开始的。“学霸”现在的代码是---小爸。复旦毕业、自学获得“高级程序员”证书。在那次考试中,作为考官,“学霸”非常不屑于“学渣”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举重若轻的用一个小时时间就把《会计准则》的核心要义给“学渣”梳理了一遍。其结果是,“学渣”考试顺利通关,而“学霸”则轻而易举的俘虏了“学渣”。

    注意,这里想要强调的重点是,“学渣”从此开始进入了另一种生活模式,一种被迫常常思考“学渣和学霸”差距的模式。而这种思考也深远影响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去。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切身体会到,“学霸和学渣”差的不是一个世纪。于是,我开始为了下一代的培养而观察和思考。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透明胶把一幅画贴到墙上。一般我们会把画在墙上比好大概位置,然后摁住,再撕下透明胶往墙上贴。可学霸不是。学霸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是,一切从最省事、最快捷出发。他们往往先把透明胶一截、一截撕好贴在随手可拿的地方,然后再往墙上贴画。

    比如,偶然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公园游玩(三个前置条件:偶然、没去过、无准备),我们一般走马观花,各种自拍。可学霸不是。学霸常常流连于公园的各种介绍性文字碑石前、会留意门票背面的路线图和简介、会观察公园收费、人流量、规划设计和管理情况等等。而这一切都是在你没留意或“学霸”并不自知、下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于是,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也许你已经忘记了那个公园的存在。因某个话题引发,我们会听到“学霸”侃侃而谈该公园的种种介绍、分析,甚至相关投资建议。于是,我们会惊叹,大家一起去的,他怎么会知道那么多?

    比如,早上闹钟响了,当你还纠结于是不是再睡一小会的时候,“学霸”已经一跃而起洗漱完毕。而他的洗漱工具永远都是整洁、固定的放置在同一个位置。

    比如,当你为云南旱灾新闻揪心时,“学霸”会冷冷的说,为什么是旱灾现在才发现,而不是“雨水”(节气,24节气中的第二个)过后就监测发现?

    比如,当你晚上还在为某部韩剧欲罢不能时,“学霸”早就躺在床上找“颜如玉”了。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又得替他处理一堆看完的书了。

    还比如,你想要学学炒股票。开了户、存了钱、找个经纪人,了事。常常是所卖股票的市盈率怎样、为什么选它、公司背景怎样,一问三不知。而“学霸”却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研读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公告、相关市场信息。随便你问哪家公司都如数家珍。最关键的是,他愿意花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跟踪研究而不是盯盘。

    写到这里,各位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可以“拍砖”了!

    我并无意贬低谁或抬高谁,更不是在给老公做广告。其实,近几年为了儿子的教育,我专门找了一些北大、耶鲁的朋友聊天。而这里写的“学霸”并不专指小爸,而是泛指---从我,一个渴望把儿子培养成学霸的妈妈的视角观察到的一类人。他们不仅学业优异,在事业上也是行业领域内的楚翘。

    从上边那些微不足道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霸”具有以下一些特质:高效(方法加效率)、自学、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高度自律、善于思考及独立的视角、热爱阅读、专注及持之以恒等等,而且他们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那么,在基因及天赋既定的情况下,要想培养出“学霸”,这些特质可不可以复制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延伸到了对儿子兴趣培养的问题。

    也许很多战友会问,这又有什么关联呢?

    个人私以为,关联非常大。大到---你想要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的眼界决定孩子的高度!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英语无非就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能交流就可以了。可是,能运用和精通这两者之间具有天壤之别。如果您认为英语学习是为了以后可以运用,那么在给孩子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方式、时间安排以及训练强度和达标要求时,这个潜意识会不自觉地替你做出较低水平的选择。而事实往往是,因为较低的预期在执行过程中疏于监管造成孩子未来的学习成效一般低于预期的随心运用能力,甚至达不到交流的能力。相反,那些认为必须精通英语的家长会怎样呢?“精通”就意味着思维能力、直译互译能力、文化背景的融入、地道口音等多维度。这部分家长会审慎的选择培训机构、投入精力研究最优的阅读教程、带领孩子学习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甚至审慎地选择启蒙老师的文化背景和国家、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并就致力于培养孩子内在学习的动力等方面做足功课。家长两种不同的要求必然导致孩子学习成效的差别,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同样的培训机构、同样的学习时间,孩子的成绩相去甚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请允许我对晓木屋群主表示一下个人的崇敬之情,群主代号---BB27丁丁妈,从孩子2岁多开始到现在,英语学习已经渗透到孩子生活中数年不辍。即使外出旅行孩子也要和外教直接对话,小学一年级已经进入英语章节小说阅读甚至同步初中以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一个字,强!膜拜!)

    而我,窃希望尽我所能把孩子培养成名校学霸,因此,在根据孩子的特点并研究了几个兴趣爱好之后,选择了让儿子学习书法、钢琴和围棋。其中因围棋学习较适合12岁以上孩子,特别是围棋的打谱、背谱、取势对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儿子又非常喜欢,因此选择了把钢琴和书法作为重点培养,围棋跟着走。(而英语仅仅只是在孩子幼儿园时请了个美国中产阶级老师纠了两个月口音。直至三年级下学期才真正加入英语课外培训。这并不是策略,而是精力分配不够,不得已,惭愧!)

    也许,细心的战友又会问了,学钢琴和书法对培养学霸的特质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理解比较浅薄,欢迎“拍砖”!

    首先,网上有篇文章叫《北京学生与外地学生的差距》,我的一位好朋友在评论这篇文章时有一个观点是,小县城学霸容易缺少发展个人才艺的机会,不是说他们素质低人一等,而是他们太容易把考第一当作自己唯一的爱好了,但当他们到了强手如云的名校后,第一名离他们远去之后,太难找到生活的乐趣所在了。才艺最重要的价值不是拿来考核,才艺最大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生活,让人快乐起来。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而看过哈佛大学《鳄鱼》合唱团在昆明演唱会的朋友就会发现,学霸不仅仅只会读书,随便搞个什么兴趣爱好都很专业。因为学霸有一种精神,专注加坚持!

    而之所以选择书法和钢琴是因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之最。《汉字书法之美》的作者蒋勋曾写过,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里。儿子学书法,其实不仅仅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学习做人。而钢琴是古典音乐中最重要载体。我希望钢琴成为儿子这一辈子丢不掉的朋友,即便是在他最孤独的时候,有琴、有字、有书为伴。他灵魂深处是自由的。以这两项兴趣爱好的培养为载体,希望儿子可以融会贯通中西文化。

    有朋友曾经问我,男孩子怎么不搞点体育运动呀?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我儿子非常独立,逢假期里会坚持晨跑,每天晚上会坚持做五个俯卧撑,可以连续做四个引体向上。上小学三年没有请过病假。运动是习惯,只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做专门的学习。

    其次,学习书法和钢琴需要专注、自律及持之以恒。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按时还功课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保障学校的作业、保障每天有效练习时间、保障每天阅读积累,没有自律是根本是不可能的。书法和钢琴的学习从课堂及练习的专注程度上基本就能判断孩子学业的情况。儿子从幼儿园开始,他在外面玩,到点了就一定要走。哪怕小伙伴的家长说,我会打电话跟你妈说让你再玩会,我儿子还是会回家。尽管他的理由是,我不回去我妈会抽我的。但实际上,这是我和儿子的默契,他知道要守约定,晚了练琴就耽搁了。而三年级后我们的时间也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显得更充裕了些。9:30前上床,放学休息大约20分钟,然后写作业、读英语、练字、练琴还能保障半个到一个小时的阅读。效率高时还可以再出去玩一个钟头,或跟他爸下几盘围棋;以前练琴需要陪练,现在自行完成;每天早上保障15分钟晨诵;平均每周阅读量在五至十万字。而我比以前轻松了,只需要每周检测成效。当然,关于时间的分配我们也是在摸索中推进,比起附小很多阅读量大的孩子来说,差距还很大。所以,“读什么”是我考虑的重要问题。换句话说,因为两项业余爱好的存在,我们必须尽量科学的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最后一点就不得不说说老师了。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在老师的挑选上我是慎之又慎。不一定是最出名的,但一定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很契合、当前最适合我儿子的。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老师没把孩子教出来,除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外,就是老师对这么功课最实质的东西没有“悟道”,或者没有有效地传导给孩子。其结果就是,孩子不知所以,没有钻研的方向,走不进这门学科。这是根本!因此,跟老师学,其实是学方法。

    比如,我问儿子,有个小朋友要参加书法比赛,他要准备的作品是一首诗,其中有一个字老写不好,他很认真总是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练,但还是练不好。他妈妈来问我怎么办,你能不能给点建议。儿子说,“这样练不对,应该先单独练那个写不好的字,解决了这个字再整体练习”。我说,“喔,有道理,这好像跟钢琴练习差不多。那跟数学有没有关系?”儿子说,“解决错题不就是这个道理嘛!”然后儿子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了。等下次练习时就会先集中解决难点和错音,然后才整体练习。所有学科,在最高层面时,应该是互通的。而学习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在于,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使犹如蜗牛般慢慢爬,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人生这场长跑,只要坚持、足够的人生长度,就一定是有用的积累。

    以上是关于选择钢琴和书法作为孩子业务爱好的一点个人想法。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题外话,其实是想传达我个人的一些教育理念以供参考。

    以前开过培训,遇到很多家长。有些话也许你不受用,但这是培训机构不会告诉你的事实。

    如果有人说,我让孩子学钢琴,就是想考个十级证书。

    那我告诉你,学琴不懂音乐之美,十级等于零!孩子达到十级水平是一般孩子的机体自然发展能力。只要坚持练习,基本都能达到。云南艺术学院或文华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毕业也只不过要求过8—10级罢了。过了7级就能找个培训机构当个陪练。至于丢了谱会不会弹琴,那就真不敢恭维了,更谈不上对美的理解。很多文华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毕业,甚至连自己毕业演奏的曲子应该怎样弹出“好”的声音都不知道,怎么能谈得上音乐表现呢?所以钢琴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毕业就是失业。而且我还告诉你,除了业余钢琴十级以外,真正代表水平的可以考演奏级证书。而中国目前只有两家权威的机构可以考,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协会。除了考级以外,孩子还需要学伴奏才能即兴演奏。

    如果有人说,我让孩子学书法,就是想让他做作业时写规范一点。

    那我告诉你,其实你根本不用找老师,找本字帖自己临摹练习就可以达到。把问题丢给老师,那么辛苦的接来送去,还不如把那点时间用在别的课程学习上,把那点钱买两只土鸡吃喽。

    如果有人说,我根本管不了我的孩子,他只听老师的。

    那我很抱歉地告诉你,孩子对你是个宝,而对于老师来说,无非多点少点银子而已。培训机构的老师,拿着你的钱,不能打、不能骂,他能把孩子管教下来简直就是奇迹!

    另外,对于培训班老师最痛恨的家长就是,刮风不来、下雨不来、作业还不还,然后还萌萌地去问老师,我的孩子为什么学了半天还没效果呀?即便你看到那个老师脸上还挂着微笑,但我敢说,他灭了你的心都有了。

    如果你说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是否坚持培训。

    我想告诉你,兴趣固然重要,但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任何学习都会经历痛苦的“瓶颈期”,都会不断的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后得以提升。除非您能够提供给孩子所感兴趣的学业具备如天才钢琴家王羽佳一样的家庭背景(也只有她从小认为练琴就是玩)。担任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的木琴演奏家爸爸、妈妈是专业舞蹈演员,从小在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并师从凌远、周广仁二位国内钢琴界泰斗。否则即便是如郎朗、李云迪之辈的天才,除了坚持还是坚持。而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而并不是有兴趣就能练好。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自动音高,能盲听所有黑键,每晚都是听着音乐入眠,老师每每教一首曲子都轻松上手。自己对钢琴喜欢得不得了,是钢琴老师可遇不可求的好苗子。可不幸的是,他那双双开着豪车的父母却常常为了培训费毫厘之争与老师纠缠不休,一切培训以最实惠为出发点。即便孩子做错事也从来没有教会孩子向老师说一句“对不起”,更不要说投入时间研究一下。没有人告诉这个孩子的家长,你的孩子很没有礼貌;也没有人提醒这个孩子的家长,老师很讨厌这样的父母,应该做一些改变。而这对家长兀自觉得孩子有天赋,怎么就学不好呢。两年后,这孩子不仅弹琴弹得一塌糊涂,还成了培训机构避之若鹜的“瘟神”。

    有一篇物理老师写的、比较尖锐的文章叫《我为什么不愿意教“穷人家”的孩子》。而文章所说的“穷人家”,是指那些自己不爱学习、不会思考,精神贫瘠的孩子父母。

    所以,给孩子选择兴趣培养,家长们,您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国小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sj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