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二周,给孩子联系好新的小提琴老师,上了两次课。
儿子学小提琴有四年了,但是每天练琴半小时左右,最近半年因为其他原因没怎么练琴。
第一次见面,新老师就开门见山地问我:孩子练琴的目标是什么?——走专业路线,上音乐学院?为了升学?或是只是兴趣?他会根据不同的目标给出不同的规划和要求。
我和孩子爸爸仔细考虑了小升初和中考升学情况:我们所在学区公立学校教学质量比民办学校差太多,想上好学校除了买学区房就是摇号或者特长生。
孩子本身学琴音准,悟性也不错,但是不够刻苦。其实是家长放松了要求。如果家长非常坚决并坚定地坚持了,孩子也就坚持下来了。我们也看到周围有很多孩子开始上了很多课外兴趣班,最后一个兴趣也没坚持下来。
我们希望将来孩子长大后不会埋怨我们家长当时没有督促他坚持下去。
有人提倡“快乐教育”,认为家长应该只做让孩子快乐的事情。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即使一件事情以兴趣开始,在坚持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痛苦,我们家长是应该鼓励孩子,陪伴孩子学会坚持,坚强,还是遇到困难就放弃呢?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长久的快乐,什么是短暂的快乐。
我记得《妻子的浪漫旅行4》中有一期,朗朗的妻子吉娜在回应节目组要求“如果穿越回去,会对对十岁的小吉娜说什么”的片段:吉娜哭着对小吉娜说,:“小吉娜,你的手痛不痛?练琴累不累?我都知道,但是请你一定好好的地坚持下去,因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吉娜在节目中也透露她小时候练琴不管是生日,还是圣诞节,元旦等节日,每天都要坚持练琴,没有一天不练习的。他爸爸下班后不管多晚多累也会陪她练琴。

因为年少时没有总够的坚持和努力,我有很多的遗憾。我希望通过练琴能让孩子养成坚持的品格。
我们把情况和孩子说了,征询了他的意见,他决定坚持好好拉琴。
孩子们,我们一起努力——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