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起更文到今天为止已经54篇,52篇公开文章,还有2篇未公开的复盘文章。
为什么放在早起之后做这个事情呢?
写作是8小时之外的自我提升计划,平时上班,只有早晚这段时间可以用于精进学习。
选择早晨这段时间,是因为这个时间内,没有任何信息和人为的干扰,可以完全专注在学习的状态。
我知道以上两种选择都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我是一名写作小白,想先从写作前辈告知的方法做起:所谓的写作技巧,就要先从写,写,写,开始,先完成再完美,先数量再质量。
可是每当做在书桌前,准备构思文章的思路和灵感时,总是不知道写些什么,感觉到思路和脑中的灵感越来越枯竭。
其实今天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复盘一下自己,一个多月以来坚持早起日更,这样的方法对不对,还要不要这样做下去。
记得在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讲过这样一句话,我常常用来检验自己的行为:
“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
那么,我现在每日的早起日更正确吗?
写作是知识输出的一种方式,是与己与人的一种无声对话,是传播。
我现在总感觉到越写越枯竭,是不是本身就没有多少知识好传播呢?
知识是需要从阅读,以人为师,课程,行走有力量等输入体系获得。
我回顾了一下最近的知识输入,虽然每天有定下阅读两个小时的计划,总是有时候因突发事件的干扰,完不成计划,阅读量不多。
现在写文的大多内容都是来自于阅读。
保证有足够的阅读量,从阅读中获得一定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才有可能持续写出好文。
如果每日更文的方法,是练习写作入门的必须动作,那么可不可以更改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呢?
比如,可以早起后先阅读,把当日阅读的感悟心得和金句,先记录在读书笔记上,下一次写作之前,就可以拿来参考?
还可以从前面提到的几种渠道:课程(线上线下),以人为师(多与人沟通交流),行走的力量(旅行可以帮助我们扩展眼界,所看所闻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中去获得。
总之,要想有质量的输出,需要有更多的输入。
写下这些不成文的文字,至少可以帮我理清了写不出来的原因了。
之后的日更我依然会继续,目标定下了就不能轻言放弃,那样会让自己更没有成就感。
早起后可以先阅读,整理读书笔记,收集素材和灵感,把写作这件事,放在晚上某一固定时间段。
该调整时,调整一下方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自我提升的路上,不要只低头前行,有时需要停下脚步,看一看方向对不对,很重要。
方向错了,就是无效的努力,余生很贵,请勿浪费。
写作,当与心灵对话时,它是自身的反思和复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认清当下的自己。
写作,是与人无声的交谈和演讲,是双向的沟通与对话,它可以把自身的知识传播出去,对读者有帮助,能让读者愿意读下去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写作依然在路上,调整好方向继续前行。
坚信坚持的力量,复利,总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到。
谨此,自勉与共勉,感谢您能阅读这不太成文的文章,至少,它是来自于真实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