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心理学导论笔记8——表象与想象

心理学导论笔记8——表象与想象

作者: 孟浪之言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08:26 被阅读112次
心理学导论

一、表象

1、表象的含义

(1)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加工的过程,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表象有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是以感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的。但表象不是感知觉的翻版和重复,它是感知觉痕迹经信息加工后再作用的产物。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也是知识表征的形式之一,不仅可以存储,而且还可以被加工和编码。由于表象的形成不需要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脑中出现,因此人的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借助概念进行,也可以借助表象进行。

(2)表象的特征

直观形象性: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不如感觉那么鲜明、完整和稳定。表象具有暗淡性和模糊性;具有片断性和零碎性;具有动摇性和可变性。

概括性:表象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不是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个特征,而是统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或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一种归类的事物形象。

表象的概括和思维的概括不同,表象是对同一类事物的形象的概括,而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抽象的概括。在表象的概括中,混杂这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而思维揭示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了非本质属性。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2、表象的种类

(1)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

(2)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3)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4)遗觉表象:遗觉表象又称遗觉象,指看到的事物从视域中移开后仍能保持鲜明、生动逼真和清晰具体的形象。遗觉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特殊形式。

二、表象理论

1、基本表象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是真实物的抽象化再现,人将视觉和言语信息转化为表象存储在记忆中,表象是信息编码的基本形式,人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

实验支持:库铂和谢波德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心理旋转来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不能脱离了人脑的物质基础谈论心理现象。如果一个解释,无法在人脑中找到物质基础,那这个解释无论所么合理,都是没有根据的。

事物的正面或者反面,是一种主观的定义,比如硬币的正面,是我们的一种规定,必需有一定的标准作为根据。大脑所建立的连接就是这个根据到“正形象”的连接。他们的实验,给出的“正形象”便是旋转0度时的“R”,但并未对其他角度的“R”做出规定。因此在判断的时候,人脑对其他不是“正”的图像进行旋转,使之符合原来的神经连接,达到判断的要求。也就是“正形象”是针对已经规定的图形,只有当其他图形与这个正形象规定的图形相同时,人脑才会判定为正的图形。因此他们的实验中涉及到了两个图形是否匹配的判断。即对没有规定的图形的判断有两个过程,匹配和判断的过程。倘若我们说“正形象”不仅对应一种图形,也包含其他的图形,那么,在一定记忆之后,平均反应时间会是一致的,而不会出现实验中的差别。

一个天生的盲人是否会出现对图形进行旋转的表象?或者,在出生之后,由于一些原因一直未曾见见过任何旋转的现象,是否还会出现对图形进行旋转的表象?或者从未见过旋转这个现象,感受过旋转这个概念的人是否会产生旋转这个表象?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他们的解释是“心理旋转实验说明心理旋转具有连续性,表明表象是信息存储和加工的一种形式,对客体的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具有类似性”。是连续性呢,还是模糊性?这个值得商榷。因为模糊性,也可带来连续性的感觉。他们还应当对匹配的时间以及判断的时间进行区分,并对两者之间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界定。旋转的过程会影响判断的过程,我们也许用了相同的旋转时间,但是由于与标准图片的区别的程度不同造成了判断时候反应时间的延缓,而不是因为旋转是连续的;也可能是我们的主观习惯,因为物理世界的旋转是连续,我们习惯性的延缓了判断时间,虽然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时间,只是我们习惯性的去等待。

2、双重编码理论

三、想象

1、想象的含义

(1)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

(3)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

四、想象规律的应用

说明:引用部分为笔者的扩展和思考或者发问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导论笔记8——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1、表象的含义 (1)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

  •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零):大脑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导论(一):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二):弗洛伊德 心理学导论...

  • “表象”与“想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

  • 表象与想象

    一、 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眼前,回忆起的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 1 形象性 2 概括性 3...

  • 心理学导论(六):充满化学物质的大脑1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五):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2 想象你深夜独自在家,躺在床上就快要入睡,梦见你享受着最...

  • 心理学导论(二):弗洛伊德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一):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三):心理学的其他流派 当听到“心理学”这个词...

  • 心理学导论(四):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1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三):心理学的其他流派 心理学导论(五):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2 在大多数方面,心理...

  • 心理学导论(一):到底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零):大脑与心理学的关系 有没有想过,你说一些明知不该说的话时,或是说出你自己都不...

  • 心理学导论(三):心理学其他流派

    心理学导论(目录) 心理学导论(二):弗洛伊德 心理学导论(四):心理学科学依据方法1 下一个心理学的重大变革发生...

  • 想象 表象

    何谓想象 1.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导论笔记8——表象与想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w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