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034665/9b36a96c01c400d5.jpeg)
主编:张越垚
【班级新闻】
本报记者秦晨峰2018年5月17日报道:
5月17日星期四下午,358班举行了“谁是班级小诗人活动”,来品析同学自己写的诗。活动时,张逸骁表现积极,品析得精彩。然后,老班指出同学的诗的不足:句意不明,体裁不清,不押韵等,最后,老班深情寄语,希望同学们的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许静林5月16日报道:
今天收作业的时间是六分钟。晨读时,大家全都沉浸在英语背诵中。在下午同学们参加活动时,个个表现优秀,纪律严谨,遵守规距,值得表扬和鼓励,但上课时,同学们表现欠佳。
本报记者秦子轩18年5月18
日报道 今天收作业的时间为八分钟,晨读时,同学们都在十分认真的学习,但也有人在一直说话,在上课时,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听讲,值得表扬,但在课间操时,同学们却没几个在学习
本报记者张越垚18年5月15日报道:
上午收作业时间为6分钟。秦晨峰,刘煜栋,原子涵等同学都在到校后认真学习。第一节语文课,同学们积极朗诵古诗,其中张逸骁朗诵的最为声情并茂。全班为之鼓掌。体育课上,同学们尽皆认真跳绳,其中秦晨峰同学最为专注。今日所有同学表现俱佳,可继续保持。
本报记者王羽豪2018年5月14日报道:
今天的收作业时间为10分钟,在上午的历史课上,同学们表现都很好,都在努力背历史。中午来了之后就有点乱了,其中梁林涛表现较好,尽快地开始了练字,希望同学们能向他学习。下午大课间换座位时有点乱,但在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表现都十分好。
【班级通讯】
让诗意弥漫心间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中国诗人)艾青
这周四,是我们班的品诗大会,老班将大家已写好的诗句放到多媒体上。随着振奋人心的开讲词结束,同学们都兴奋了起来。一首首诗开始从我们眼前跳出。
《早登七佛山》
张逸骁
晨阳初出登七佛,轻雾缭绕腾云波。
臂挥足动莫能挡,不论迷茫还颠簸。
这首诗意境很美,内蕴作者的壮志,实属一佳品。
《松》
郜燕聪
桃李梅菊万木凋,松柏亭亭不弯腰。
任你风狂雨又骤,我自坚定不动摇。
这首诗又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松柏之坚挺,长青的特点描绘了出来。
《农民工》
刘舜宇
烈日炎炎当头照,农民工人倍受煎。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的选材让人耳目一新:太独特了!太有意义了!他成功的将生活中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融进了自己的诗中。结尾两句,还分别引用了谚语和诗句,实属上佳之举。
老师每每读完一首诗,都会让同学们评析——这也是这堂课最重要的主题。同学们也都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张逸骁同学回答了很多个无人回答的难题。韦乐轩同学将一首诗中,牵牛花和诸葛亮的关系阐述的淋漓尽致。张越垚同学对老师写的诗词的想法意外契合……甚至同学们还读了许多连作者都没想到的东西,这正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啊!
结尾时,老师讲解了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律诗。同学们认真聆听,时时点头。
“语言不可晦涩,句意应当明了!古人之诗,纵隔今数千百年,仍可使今人读懂。诗句最忌故弄玄虚!切记!”
在张越垚同学讲解完那首无人能懂的诗后,老师摇了摇头,向大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叮铃铃!”
下课铃打响了,同学们却意犹未尽。
这一堂课,让同学们收获了太多。
老师在最后问到:“谁是我们班级中的诗人?”
大家低声说着几个名字。
老师摇了摇头,微笑道:
“其实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是诗人!”
同学们!请让无尽的诗意,弥漫我们的心间吧!
附学生诗作
登通天峡
肖之昭
通天峡有万寻高,一时半会爬不到。
欲学子美凌绝顶,坚持不懈感自豪。
梅花
李茳萌
远望似白雪,近观如珠玉。
严寒风刺骨,亭亭傲枝居。
梅
许静林
已是风雪没花枝,严寒独放为冬痴。
暗香幽幽惹人怜,莞尔一笑只自知。
农民工
刘舜宇
烈日炎炎当头照,农民工人倍受煎。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盛夏
刘煜栋
烈日炎炎似火烧,路上行人受煎熬。
我若唤得风婆出,借与凉风满面绕。
松
郜燕聪
桃李梅菊万木凋,松柏亭亭不弯腰。
任你风狂雨又骤,我自坚定永不摇。
细雨
暴雪蕊
绵绵细雨如飞絮,颗颗泪滴似珍珠。
远近皆是朦胧色,夏骤冬雪总不如。
登七佛山
王子婧
万里无云天晴朗,满树繁花春意浓。
松柏丛中鸟笑蹄,人语一声去无踪。
早登七佛山
张逸骁
晨阳初出登七佛,轻雾缭绕腾云波。
臂挥足动莫能挡,不论迷茫还颠簸。
梨花
王馨怡
三月梨乡漫雪花,银装素裹萌春芽。
白璧无瑕贞洁守,自有骚人笑口夸。
莲
韦乐轩
夏日莲花池中开,清香芬芳引蝶来。
自有君子多高洁,何惧珍珠浊泥埋。
松
王子健
无论春夏与秋冬,满树绿叶尽繁荣。
严寒酷暑具不怕,心有坚定志气鸿。
牵牛花
吴泽豪
弱茎如丝难自立,借物引上满农篱。
诸葛当年应不知,东风吹落功业继。
仙人掌
秦子轩
茫茫黄沙铺满天,何来生灵在此间。
旅人无望欲泪流,忽见绿掌又向前。
题贾平凹小桃树
为蓄梦魂入院角,经风历雨绽花苞。
非是小树意坚强,诗心一片桃夭夭。
蒲公英
校园青圃似菊放,言说根叶宜身养。
开花结果无须问,小伞朵朵落哪厢?
夏日
烈日炎炎柳病软,雷鸣阵阵雨骤酣。
人生无常翻书页,暂惜芳华当下看。
【播报短评】
周一
宽容是一种美德。大家好,我是发现生活中的美第11期的播报员王羽豪。今天的班会讲的是关于宽容的话题,那么我就来说说宽容之美。在下午的大课间时,刘舜禹同学再发书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宋恒语同学的水杯碰到地上,但宋恒语并没有因此怪罪他,而刘舜禹同学也向宋恒语同学倒了歉,他们双方都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宽容之美美在哪里?他美在能包容别人,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不与他斤斤计较;他美在善待他人,当别人把你的东西弄坏后,能告诉他没关系;他美在能温暖他人,能给别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他人,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
我的播报完毕,谢谢大家!
播报短评之王羽豪:
王羽豪同学的播报优点多多,首先是咬字清晰,吐字流利,而且播报有实例,还给人以启发,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些小小不足,就是说话稍有点慢,还有如果能再多些细节就更好了,总体很棒,加油⊙⊙。
班报编辑:张逸骁
周二
尊重,亦是一种美
大家好,我是发现生活中的美第十二期的播报员,张越垚,
“叮铃铃。”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漫长的一小时数学历程开始了。大家都兴趣索然。这时,数学老师突然要下去拿试卷,吩咐我上台看管大家。
我一声轻叹,认为同学们一定会窃窃私语。但,一分钟过去了,台下没有声音,两分钟了,台下依然安静,我不经有些诧异了。同学们如今的自控力的确增强了许多。同时,也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
在特定的场合,遵守秩序,这是一种对秩序的尊重。
在老师要求后,遵从要求办事,这是一种对老师的尊重。
而尊重他人,尊重万物,其实就是尊重自己。
我想,我已从老师不在的那几分钟,看出来了:
看出同学们的尊重之美。
我的播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播报短评之张越垚:
开门见山,首先就播出了播报的主题--尊重,随后举出了一个例子,老师走后吩咐自己,让自己看管同学们。可是自己发现同学们不再说话,遵守秩序,与刚开学时有很大的改变。最后一个以排比句总结。
运用成语、排比句,语言优美,如果例子可以再多一点就更好了,希望你可以过得更好,加油!
编辑部成员王馨怡
周三
生活中的美可谓多矣!花草树木令人动情,百川大海让人感慨,人文景观让人赞叹,但是我觉得生活中最“美”的,莫过于是美的心灵,美的思想,美的行为,美的瞬间。遵守亦是种美。大家好,欢迎来到“寻找生活中的美”第十三期,我是播报员许静林。法律是我们人人要遵守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如果不会触犯法律的事情,我们需不需要遵守呢?
众所周知,今日下午,同学们要去三管做活动,老师通知要按时到校,临近要求时间,同学们就像奔涌的潮流,一波接着一波陆续到来,没有一个人落下队伍。这就是遵守之美。
出发之际,同学们整齐划一,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不差纤毫,像一条纯白的丝绸,绵延不断。又安静的像走进了一个无音的世界。这是遵守之美。
结束返校时,前面的同学在不停闪烁的绿灯下走过了十字路口,后面的同学却并没有再踏着红灯向前走,而止足不前,耐心等到下一个绿灯,再继续前进。这就是遵守之美。
遵守之美伴随我们的生活。
播报短评之许静林:
看了许静林同学的播报,正如老班说的:“视频从绿萝开始,到绿萝结束,很有一种意境之美。”这也反映出了许静林同学不管对待学习还是其它事情都有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本期播报中,静林主要说的是“遵守之美”,下午去三馆的参观活动,同学们从遵守时间开始,到整齐划一的队伍,“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看一条线。”再到返校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同学们的这些“遵守之美”,都是好样的!希望大家能把这些“遵守之美”的行为延伸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编辑部成员:毕乃晨评
周四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班级播报“寻找生活中的美”第14期——诗意美。
这周是充满诗意的一周,不仅这周语文课上一直在品析古诗,而且今天下午举行谁是“班级小诗人”活动,此活动是把同学们自己写的诗和老班的诗进行品析。
《早登七佛山》
张逸骁
晨阳初出登七佛,轻雾缭绕腾云波。
臂挥足动莫能挡,不论迷茫还颠簸。
表达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感情。
《松》
郜燕聪
桃李梅菊万木凋,松柏亭亭不弯腰。
任你风狂雨又骤,我自坚定永不摇。
赞颂了松柏的坚定,也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农民工
刘舜宇
烈日炎炎当头照,农民工人倍受煎。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选材十分新颖,不同于其他的,松、梅、登……尤其是最后两句,把民谚和罗隐的《蜂》的最后一句,巧妙地结合起来,写出了农民工的辛苦劳动不是为自己,是为了那些“遍身罗绮者”。
那么,谁是班级小诗人呢?358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小诗人。
著名主持人董卿说:“中国诗词是汉语最美好的精粹,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让我们留心生活,敏于感悟,让我们的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吧!
播报短评之秦晨峰
秦晨峰的播报在封面加了一个特效,新颖出奇,很有创新意识。内容紧紧围绕“诗意美”展开,语言精炼,正能量充足,没有流水账以及应付的意思。而且时间也很长,有将近三分钟,这一点值得同学们学习。
秦晨峰同学语言优美,背景音乐高雅舒心,用心剪辑过的播报显然很棒!
周五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苦读书。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班级播报。寻找生活中的美,学习这个美德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呈现出,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但若是把这个词的表面意思来说,那么学习这一点就在有些人的身上若隐若现,但在有些人的身上,却好似定了居似的,一直没有离开过。就好比我们的王子健同学,在今天下午来到教室,整理完自己的书桌之后他便开始练起了字,不是和一些同学那样,练一个字,就要和旁边的人说上好几句话。而是专心致志的在练。一个字一笔一笔的练,练完了,然后再练下一段,再练一段,直到老师来了,他才肯收手。同时呢,我们不光要在课下学习,我们也要在课上学习,比如说我们的秦晨锋同学。我们知道,每次上地理课之前,地理老师就会都会就上一节课讲的内容提几个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来抢答,而前几个问题无疑是被张逸晓和秦晨峰两位同学给承包了,这两个同学呀,每次只要老师一发问,他们肯定都会一下子举起手,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但他们站起来却说得十分流利。肯定是在课下面背过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王子健,秦晨峰和张逸晓同学,在课下的时候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在课上的时候,也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用于表现出来。同时不光这几位同学在好好学习,大部分人也在好好学习。比如在上午,各位同学们来到教室,把作业交完之后,大部分同学都开始读书学习,背英语背古诗。只有一小部分人在那里交头接耳。至于是谁我就不提了。同时我们的学习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咱们今天上午的大课间操时间,因为初三要考,所以课间操就暂时取消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多了40多分钟的学习时间,我们在这40分钟或许可以看一节书,或许可以练二次,或许可以背十多首古诗,真不知道那些天赋好的同学会做出什么举动。但很多同学却没有学习,而是把这段时间都放在了玩上,一下课便冲出了教室,在外面的走廊上嬉戏打闹,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丝毫不管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别人差了多少,其实有时候我们和别人的差距,就在于一段,一首古诗,甚至一个生字,所以我希望大家抓紧每一点时间去学习,当然了,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还要学习大自然中的中的知识,和旁边同学的优良品质。好了,今天的播报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次再见吧。
播报短评之秦子轩:
秦子轩同学的播报加入了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使人心情舒畅。描写了班级里两种“美”,一是练字之美,列举了王子健同学的表现。二是背诵之美,则列举了张逸骁,秦陈峰的表现,并鼓励同学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像榜样学习。在描写“美”的同时,也描写了“不美”的方面,同时也说出了如何做是最好的。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镜头有点晃,导致没有美感,可以将手机固定一下。
班报编辑:许静林
【随笔精华】
一株仙人掌
秦子轩
很久以前,爸爸送给我一株小仙人掌,它长得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小仙人掌”,刚拿到它的时候,简直像是在花盆上放了一颗绿色的小豆子似的,实在是太小了。我觉得,只要有一阵风,它就会被吹上天。
它是那么的小,那么不讨人喜欢。但不知道是因为我爸爸,还是同情它,我决定把它留了下来,还把它放在了我的窗台上。给了它最悉心的照顾,到网上查了给他浇水时间的间隔,每天让它晒晒太阳,总是把窗户闭得严丝合缝,不让一丝风吹到它。。。。。。。,就这样,过了半年,可它的样子还是如此羸弱,虽说又长出了几个小球,身材也变的肥胖了,但还是让人感觉没有生机。
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我还想着怎么让它变成一个充满生命力而又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可就在这时,刚升入六年级的我却必须要上交一盆绿色植物来净化空气,于是我的小仙人掌应征入伍。看着前几天还在我卧室窗台上晒太阳的仙人掌一下子被“抓”到了教室的窗台上,心里总觉得憋着块什么东西,但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那位照料花草同学完全不管给花草浇水的时间和水量,又因为我的仙人掌位置靠前,所以他总是浇很多水,每次浇完水后,花盆下总会出现一片汪洋,我总以为那家伙会活活害死我的小仙人掌,已经找他谈了好几遍,但他却怎么也不听,我又不会强迫他人。于是,我只好提前给小仙人掌办了个葬礼,等着收回一具冰冷的尸体。
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回到我手中的小仙人掌,和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长得比以前茂盛好几倍,这件事让我困扰了好久,为什么大半年的悉心照顾,其效果还比不过四个月的折腾呢?
后来我终于在一片文章里找到了答案,“种这些沙漠里的东西是百年的基业,我浇水只不过是在模仿老天爷下雨”,是啊,谁的人生是被彻底计划好的呢?我们总是活在一个小小的墙角不敢出去,害怕危险和受伤,却不知,那儿有困难,也有光荣,那儿有失落,更有希望,只是在万分的“不确定”中,我们才能成长。
青 松
作者:韦乐轩
在公园中的一块草地上,生长着一棵松柏。粗壮笔直的树干,四通八达的枝干,针状尖细的绿叶,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它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冻,它似乎永远挺立在那,永远有那青色的叶子陪伴它。春天,这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它苍劲的枝头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与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叶相比,还柔弱得很,但马上它们就会遇见一生中的许许多多困难,变得坚强,而我也会不断长大,经历风雨,变得勇敢。夏天,它显得犹为繁茂,远远望去就像一团燃烧的绿色火焰,久盛不衰。秋天,叶子脱落了一些,它却变得十分独特,其它树木都变成了红色或棕色,只有它还是绿色,好似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自己君子的品质。冬天,树木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只有青松以苍翠的姿态挺立在白雪皑皑的白色世界,迎着寒风依旧高高挺立,更显它的坚韧与勇敢。
让我最敬佩的,是它在寒冬中不屈的精神与机智地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大雪飞舞的日子,雪会慢慢积压在枝叶上,从而把树枝压断,所以其它的树木在冬天会掉光叶子,那岂不是要被雪压断枝干?别急,松树可以在雪地中高傲地挺立,一定有它自己的方法。当雪粒一点点地积压在树枝上,雪的重量慢慢地增加,树枝也弯得越来越低,当它弯曲到一定程度时,积雪就会滑落下来,而在雪落下的一瞬间,树枝就会弹回去,然后雪再次慢慢积压下来,再弯曲,再落下去……,如此反复,正因为它有着坚韧的树枝,才可以在雪地中傲然挺立。
我喜欢松树,并不只是因为它青翠的模样,更因为它不屈不挠,机智面对困难,我要学习松树的正直、朴素、坚强的许多内在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愿我在面对人生的困难时,也能像青松一样,顽强面对,机智解决。
落叶
王佳敏
别人赞花,赞叶,赞木,但我只想在落叶。绿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有的像手掌,有的像小鲤鱼,还有的像一座座小山。每一棵树都有它独特的个性。我想也许就是这样,每一片落叶也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落叶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看,它落在了山间的小路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看,它落在了小溪中,黄色的叶子像迷失方向的小船在河中打转。我最喜欢秋天,秋天的落叶,真的很迷人。看着落叶我会觉得惋惜,长了大半年叶子就要“化作春泥更护花”了。但我又会觉得很舒心,他们脱离了树枝,开心的旋转,跳跃,在空中起舞,却迟迟不肯落下。
地上的叶子先是绿色在慢慢变成黄色,最后成为养料,为树的重生带来了极大帮助。他从没有抱怨,他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是一种归宿,更是一种开始。他总是能顺其自然,不埋怨任何人 。他们的一生十分短暂,但却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使命,我也要做落叶一样有奉献精神的人。他们对待短暂的生命,也不后悔为人类默默奉献,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最后悄然落下。
我爱落叶,爱它的多姿多彩,活泼可爱。我爱落叶,爱他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松柏
姬涵芸
道路的两旁,总会静静的伫立着一排松柏,宛如沧桑的老人,饱含风霜;又似肃然挺立的士兵,守护着城市的和平;还像冲天巨柱,伫立着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投下一片阴影。
它的叶子并不如杨树桦树般宽大,呈现浅绿色,而是如针般尖尖的,却并不坚硬,意外的柔软。叶子呈现深绿色,阳光打下来,穿过凡凡密密的枝叶,透在地上,显得无尽斑驳与凄凉,却无端透出一种坚毅,仿佛能从黑暗影子之中看出松柏骨子里的一种傲岸与不屈。
松柏还有一种人尽皆知的特性,常绿不衰。冬天一到,其他的花木已然只剩下黑秃的树枝,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下瑟瑟发抖,在冬雪的锦被下努力缩着身子,昔日的一身彩妆早已尽数褪下,只剩本颜。而松柏,却巍巍然屹立在北风之中,深绿的叶子毫不褪色半分,在满树银白的雪花映衬之下,显得那绿越发浓郁,透出墨色,深邃异常。他没有一丝惧意,努力舒展着身子,即使周围是刺骨的寒冷,他也不怕。与周围众树相比,柏虽没有浓妆艳抹,却是铮铮傲骨!
千百年来,无数诗人、作家赞誉柏的坚贞不屈,铁血傲岸。而他本身也有着无穷的魅力,古有刘桢的“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今有无数作家之赞誉,松柏当真不愧是岁寒三友!
松柏依旧,初心依旧。
粉笔赞
闫雅洁
同学们,看着黑板上一行行五彩的字,你可否想过一支支粉笔?
黑板槽里零零碎碎的扔了许多粉笔,有长有短,这些粉笔的生命到尽头了,在书写者拿取一小截粉笔头,写下最后一个字时,粉笔随之不见了,它化作一粒白色颗粒,在黑板上留下了自我的痕迹,当我们读这些清楚的粉笔字时,低头看下粉笔槽,一片一片的白色颗粒在那里荡漾,那,就是粉笔的化身。
这一支短又细的粉笔,为我们谱写了多少人生的哲理,在给我们传授完最后一个知识点,变成了一个粉笔头,人们不经意的拿起,又“不经意”的把它甩到地下,从它身上踩过,它的身体犹如碎沙,一股风吹来,把他送到了远方……
粉笔虽然只有几寸长,但它却把它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我们,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一块黑板上画来画去,被无数次放下,又被无数次拿起,他没有半句怨言,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它----粉笔教会了我们生字,教会了我们公式,教会了我们abc;它,粉笔----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在黑板上摩擦自己的身体无数次,它没有掉过一滴泪;它----粉笔,上课时期待着人们用的那一瞬间,便会奋勇向前,全力以赴,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躺在盒子里;它----粉笔,知识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粉笔,不能为你我照亮前方的路!
粉笔,不能为你我充饥解渴!
但,粉笔可以让你我获得知识,让你我拥有一个快乐的课堂!
有一种小气叫节俭,有一种大方叫奉献!
【老班有话】
诗意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
春红已谢,炎阳烈烈,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没有诗意,更没有远方,我的生活只剩下了苟且。
每天五点半是我起床的时间,上厕所,洗漱,喝水,六点二十到达学校。放好车,去吃饭,匆匆忙忙,六点四十多来到教室。扫地的扫地、整理作业的整理作业、大声读书的、小声说笑的、无所事事的。六点五十五开始收作业,教室里又开始躁动不安。七点钟开晨会,惯例的掌声响起来,昨天的值日班长做完总结,总有学生要写写说明书,我也针对昨天发现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七点十分,开始上自习。八点下自习签到。有时连着一二节课,有时是教研组活动,有时是班主任开会,有时是月考质量分析,有时是大课间看操……学生的随笔还没有判阅,明天的课还没有备出来,该出的周练题还没有动,教室门口的版面还没有更换内容……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每天锻炼半小时的豪言壮语有时还得交给月亮和星星。
生活只有苟且,没有诗意和远方。
可是,却偏偏想让生活有点诗意,让孩子们看到点远方。我所能想我的,就是我的课堂,我的语文课堂。
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看到高山巍峨,听到溪水叮咚,闻到花香阵阵。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了解祖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文字的精妙。我努力地想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上思接千载,神游八荒,让一朵花一片云一条鱼一只鸟一泓清泉一段落霞都成为他们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在上到《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经典作品时,我整合了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想让孩子们对刘禹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想让孩子们理解文人身上的傲骨。
这两篇短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我又把《紫藤萝瀑布》和《一颗小桃树》加以整合,让孩子们理解托物言志类文章的读法和写法。
周末作业,我留了两篇随笔,《我眼中的刘禹锡》和“托物言志”的文章,任选一篇写成六百字左右的文章,另一篇写成一个二百字左右的片段,可以有创意的表达,比如用颁奖词、铭文、说体、诗词等形式写。
作业收上来了。六百字的文章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拼凑的,甚至有个别同学直接复制了事。二百字的文章写啥的都有,有的同学为了少写点内容,美其名曰进行了写作创新,可是,仔细读来,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孩子们好像是个机器人,没有行动能力,更没有思想能力。我们的生活一潭死水,我们的思想一片狼藉。古人曾向我们走来,古文曾对我们打开,古诗曾教我们情怀,可是,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贫瘠,没有诗意。
这个星期,我想称其为“诗意的一周”。第五单元里的五首古诗,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我又想在这个地方砸个坑,让孩子们学习如何阅读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如何品赏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如何写作借景抒情类的古诗词。课堂上,我以《登幽州台歌》为例,引导孩子们走上幽州台,瞭望苍茫的宇宙,回首悠远的历史,体会陈子昂伟大的孤独。然后,我分小组进行学习,每组承担一首诗,以“这首诗写了什么景”“作者所写景物有何特点”“借助景物抒了什么情”为钥匙,让孩子们自己去推开诗词的大门。并提示他们,为了写好景,写好诗,古人字斟句酌、推敲咀嚼,注意体会文字的优美。
小组交流要学诗的心得,我布置大家以“主标题+我读《……》”,写下自己的读诗感悟。想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孩子们学着去鉴赏诗文,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收上来的作业,大部分同学只是把课堂复制了一下,只有少数同学结合课堂教学,阅读背景资料,参考鉴赏文集,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接下来,在理解诗歌感情的基础上,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赛诗会”。每组两首古诗,用声音表现作者的感情。训练时间热闹非凡,比赛时刻非凡热闹。一首首古诗在孩子们的嘴里滑过,但很少看到诗人从我们的眼前走过。我们的心都还很虚空,我们根本无法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诗意,在课堂上成了一种对诗的极大嘲讽。
那天晚上,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每个人试着创作一首借景抒情的古诗,一定要押韵,那样才有一点诗的味道。我根本没有想到,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押韵。收了近五十首诗,通过我的筛选和略略的改动,选出了十五首进行课堂交流。
星期四下午第一节作文课,“谁是班级小诗人——358班品诗会”正在进行中。我们一首一首读,一首一首说,一首一首品。我给大家讲解什么是押韵,我和大家分享有些地方我为什么要那样改,我和大家细说怎样写出一首像样的古诗。末了,我让大家拿出自己写的诗,根据我们的品诗会所得,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作品。我想走到大家中间再个别指导一下,可是——张三在练字,李四在看书,王五在发呆……
我不禁黯然伤神。
孩子们每天得赶紧先完成作业,还要在课间被老师叫在办公室辅导功课,有的同学还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在无数人的抽打下转啊转。他们哪有功夫去寻找生活的诗意啊。
我不也一样吗?每天早早到校就开始观察哪位同学最先进入学习状态,那个小组最先整体学习,哪个课代表收作业慢了,哪组值日生打扫卫生又迟了。上午大课间,有监督谁没有站好队,谁没有带胸卡,谁没有认真做操,谁又要写说明书。下午到校,不管怎样先练字,每天坚持写五十个。晚上布置作业,多为写作,还要求大家背一首诗。明明是我自己把孩子们的诗撕碎的,却又让他们还要活出诗意,憧憬远方。
我想起了肖培东老师的文章——《慢下来的时光》,我多想让孩子们的生活慢下来,多想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啊。慢下来,我们就可以俯身去看一朵花绽放一脸笑容,慢下来,我们就可以弯腰去掬一汪泉荡漾一片蓝天,慢下来我们就可以抬头去望一轮月流泄一腔思念。蚂蚁搬石不再是书上的描写,人物刻画不再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寻找春天不再是只在校园。风的低语,水的浅唱,云的飘逸,鱼的嬉戏……
可是,慢下来的时光只是一篇作文。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都在飞速发展,更需要我们的孩子也能日行千里。于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诗意,我们的远方,只能在那些文字里。
诗意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我想借用肖老师的那句话——
我俗气了!可我努力表现出一种没有沉沦的清澈。
对不起。
【家长园地】
家长有话说
时间过得好快,孩子升入初中马上一年了,孩子的成长让我欣慰,但孩子成长后出来的新问题,也让我头痛,逆反,还有坏习惯,有时让我无所适从……但我想说的是,孩子毕竟只是孩子,我们应允许他们有错,我们一起面对,一起走过去,孩子还会是一个我们心里期望的那个好孩子……正如,他们每天背诗一样,时间过去了,他们的积累也很丰硕了。雨天过去了,就是一个艳阳天!!!!
张越垚家长
古诗词背诵榜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4665/b9416efc17f7d4b9.jpeg)
金榜:张越垚(48首)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4665/d939a7298235c7db.jpg)
银榜:张逸骁 焦欣阳 李茳萌
(24首)
![](https://img.haomeiwen.com/i7034665/e45a51d236c44e9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