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宸灏
教育
再复先生那里真是处宝藏,他本身是个卓越的文学评论家,然后他的散文写的又那么好。我们都知道散文要写好是很不容易的,形散神不散,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做到的呀。可他的散文集和文化随笔却给我一种自然流淌的感觉。所以我最近在读他的不少作品。其中,他的几部作品谈到了教育。一部是《教育论语》,这是我假期里就读过的,另一本是《阅读美国》,其中也有不少讲教育的篇章,这本书我刚看完不久。还有一本是我正在接触的,名字叫做《感悟中国,感悟我的人间》。他对于中美教育的分析是很有深度的,一方面,他是接受中国教育成长起来的文学大家;另一方面,旅居美国,女儿在美国教书。也曾到过香港,台湾,教书讲课。有亲身的感悟,就有充分的发言权的。他有一点观点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适,那就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搞得并不好,基本的道德教育没有一路做下去。我们国家是最重视道德教育的文明古国了,以前是,以后也要做好。仔细想想,他说的也是很对的。我们一路成长,成绩成为了重要的乃至唯一的衡量标尺,在此之下,成绩好道德必定好,或者成绩好道德也就不那么重要的逻辑的确是存在的,滋生的。很多时候在做人做事的方面,严格来说,全是“自我觉醒”的,自我觉醒之后,然后才发现自己的不足,才有艰难的建立,艰难的提高。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要搞好,否则,我们一旦脱离了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去“混社会”了,有些情况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人在物欲权力欲望面前,把二十年来学到的一切通通抛弃了,或者仍在苦苦挣扎;整个人需要经历过相当痛苦的一段岁月才能调整过来。调整过来之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老实说,我不知道。
道德起压制或抑制作用,这个意思是在李先生那里讲过的。有没有证据?可以找找他的《历史本体论》,看不懂就算了。然后《伦理学纲要》和《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伦理学讨论班实录)里讲的很详细,很明白,这个倒是很适合看。善愈加前进,恶一直在伴随左右。善的内容不断被填充,不断被完善,恶也在不断的变化。我们与其在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上纠结,不如还是关注下人本身就是善恶的综合体的这样一个认识吧!
偷师
然后我最近不是写了那个《从小王子到牧羊少年再到贾宝玉》么?其实那个“眼睛”的角度就是受再复先生的那本《共悟红楼》的影响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借过来用用?然后才有了我的最近的这几篇读后感。年轻人要会“偷师”。把别人的东西偷过来一改,不算自己的。能从别人的作品中获得启发,这才是真本事,真领悟呢!我最近就在构思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里有些东西虽然是受别人影响的,但还是有好多是我的东西,我就觉得这样很棒棒!哎,最后讲下,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人走多远,最终遇到这三本书的时候还是会热泪盈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