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成长使人渐渐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更概括性的规律,因此也常常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去观察、分析、概括,也便因此常常遇到暂时想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在看电影《星际穿越》时,头脑中产生关于做选择时“动机和结果哪个为重”的问题;在与友人的交谈时,心中存疑“到底什么才是有责任心?怎样才是负责任的表现?”;在读《我们时代的神经人格》时,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启迪便引发我对“何为创新?怎样创新?”的思考....学习之事永无止境,学习到的越多,心中的疑惑便会越多,便会不断想去学习;当然,某些疑惑通过知识的不断联结于一瞬之间释怀,于是便会想去写作总结。学习、思考、存疑,释疑,总结,如此便形成了人生的正向循环。本文便是,看b站up“所长林超”的视频《疫情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科技机遇》产生的关于“自我之火”的疑问,在联结了近期的所学所想后的总结。
“我和陆奇博士是在硅谷认识,后来一路见证他回国,先担任百度总裁,后来又创办奇绩创坛,专门投资早期科技创业者。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帮助不少中国科学家做出了很厉害的科技公司,打造了很多中国自己的科研创新。在中美基础科研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陆博士选择了回国,走一条赚钱越来越少事情越来越难,却越来越能够真正帮助中国突破内卷的道路。我相信,这也是通往他自己人生意义的道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过去70年里,中国在很多科技领域能够做到从零到一。其实就得益于很多像陆博士这样的人,他们放弃海外身份回国,投身中国自主科技创新,坚持做正确但困难的事情。他们的存在,也让我们在这个浓香型科技干不过酱香型科技的魔幻时代里看到中国一步步崛起成科技强国的那点星星之火。” ——所长林超视频ending原话摘录
我心中的的“火”是什么?其一,为国家和时代做些力所能及且有意义的事;其二,使自己每天开心幸福。
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且对国家和时代有意义的事?通常我们认为“熵减”是一个有意义的变化。驱动人类历史不断进步的两大要素是“世界”和“人”,世界为之提供“能量”和“信息”,能量和信息的增加可以导致熵减。因为,能量与信息能够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帮助人类认清并改造客观现实。也就是说,做促进“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事便可以称为对国家和时代有意义的事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与“技术”并不相同,科学是客观的,可以远离人类的需求而存在,但技术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打造产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是一定会越来越靠近人类的。(当然,技术能够存在还需要其打造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即能够赢利,这是创业者特别需要在意的事。)那国家在当前时代下的需求是什么?技术创新为其一。数字化技术在衣食住行医教娱等全方位的应用,人工智能前台交互与后台技术的原创与进步,新能源的爆发等。小小科研人员所要做的,便是关注人类需求,了解现实的技术水平,学习科学知识,实现技术创新,并不断迭代循环。
我怎样能使自己天天开心幸福?找到需求与责任的平衡点。人有不少需求,多得自己有时候都看不清。但是往往很多时候,需求不能立刻满足甚至永不能彻底满足,因为与其牵绊的还有厚重的“责任感”。很多时候,我们“碍于”责任感不得不克制自己的需求,从而产生苦恼。但事实上,苦恼只是一种情绪,是可以被克服的。那就是要我们找到自身需求和责任的平衡,自己主动去接受事实。
那究竟什么是负责?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一直疑惑不解。Susan Kuang在《成为自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循环》一书中指出:“责任的英文是responsibility,它由两部分组成:response和bility,response是回应,bility属于名词后缀,意思是能力,所以责任真正的含义是回应的能力(the ablility to response)。可见,责任与过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关乎的是现在——你要如何把握现在?现在的你要如何选择和回应?”。如此看来,学会“选择”和“回应”的确是负责的表现。
面对自身需求和诸多选择时,学会选择确实能使自己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开心。关于选择的话题,一路我总结了好久(详见《关于我的选择,我这么看》),但仍然存在疑惑。或者说,每天面对诸多大大小小的选择时仍然纠结不清。电影《星际穿越》中,男主在纠结是否接受任务时,与岳父进行了一段对话,提到选择时的“动机”与“结果”考量,即选择时应该关注动机正义还是结果正义,例如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因为纯粹的感情慢慢靠近而相互依赖,还是因为利益合作频繁接触而日久生情并互相扶持。所谓动机和结果哪个更重要,难以直接回答,但能从诸多事物发展中发现一个底层逻辑——动机通常出于本身,自身可控;而结果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自身不可控制。换句话说,选择时多多考虑自身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至于结果如何,尽力而为但无所期待罢。
生活中不只有主动的“选择”,还有很多情况下需要被动的“回应”,学会“回应”也是负责的很重要的一面。随着长大,越来越发现,世间之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于是越来越不敢妄加评论别人的行为选择。现在我心中的答案大概是:首先要理解,尽己所能去理解对方的角度或情绪,可以倾听与询问,必要时进行复述,在没有确定对方真正的意思之前,不要妄自评论或给出建议;注意在回馈时尽量描述客观事物的细节,切记进行宽泛的概念化的回应,例如当A问你B怎么了的时候,尽可能描述现象,例如B听完你的话后没说话出门了,而不是主观性的陈述,例如B可能因为你的话不高兴了;在面对与自己的“选择”所冲突的“回应”时,遵循“动机为主,从一而终”的原则,即无论作何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就抱着努力做好的心态做到底。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好像突然需要面对更多更重大的选择,或者说在选择时突然意识到需要考虑更多的约束条件。古人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于此该是,要求自己“先付出汗水或先承担责任,才有机会满足需求”,看待别人“尽己之能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不对别人期待任何责任回馈”吧。
唯愿每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都能找到心中之火,点亮自己,点亮时代!
参考资料
1. 电影《星际穿越》,克里斯托弗·诺兰,2020.
2. 书籍《我们时代的神经人格》,卡伦·霍妮,2013年9月.
3. 书籍《成为自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循环》,Susan Kuang,2020年12月.
4. 视频《疫情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科技机遇》,b站up所长林超,2021年2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