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友问我,写了温暖的文字,自己读的时候会不会同样觉得温暖,毕竟“送人火把,手有余温”。
其实坦白地说,我对自己的文字总有种疏离感,喜爱却并不钟情。所以这种自我温暖的错觉,虽不像画饼充饥那么虚无,也大抵如此罢。
不仅如此,别人的文字于我而言,也很难产生温暖如春的熨帖感,倒是别人文字里悲伤的力量,经常将我击倒在地。
这可能与我自我标榜“乐观的人”有关。一个好友和我说过“对于乐观的人,悲伤总是加倍的,因为他再也 无法找到开心的理由了。”
这个观点我并不认可,如果一个人一直在努力维持开心的状态,那么他很难被定义是一个乐观的人。而且这句的反向:"一个悲观的人,开心也是加倍的,因为他随时都能找到开心的理由。”同样一个随时开心的人,也很难被定义悲观。
此外关于乐观和悲观的人对于半瓶水的看法我也并不认同,那也许只是每个人对未来的判断,并不是决定性的性格因素。
所以,我总试图是用理性和感性区分这种差异。我们在理性中遇到顺境,逆境,挫折,征服的境况。一如我们在感性中遇到开心,难 过,忧伤,骄傲的情绪。
这样想,人与人的区别也许就在于理性和感性的主导量差异。一个理性的人在情绪产生前,总能有效的将事情拆解成不同的零件,并把每个零件归类整理,再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一个感性的人面对事情,常常试图先用情绪去定义,再为这个情绪找个源头,解决源头即可解决事情。
两种方法并没有优劣,理性的人面对感性的事情难免手足无措;感性的人面对理性的事情总会显得感情用事。
当然,感性和理性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综合体。即使是主导权,也会 随着时间,阅历,事情,心情的不同而交替存在。
理性的人在感性的时候多是一种悲观的表象。感性的人在理性的时候多是一种乐观的表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