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帮助生命的成长。
逻辑后果与自然后果共同的作用都是强调孩子们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成年人在处理事情时,经常会使用逻辑后果。
教育孩子时我们为了不让他们走弯路,节约时间,常常会忽略了自然后果,也会使用逻辑后果。
一、逻辑后果
逻辑后果是需要人为的介入去处理解决问题。
逻辑后果使用不好时就会变为惩罚的行为。
比如孩子把牛奶洒了,我们会让他把地板擦干净,不允许他自己再去倒牛奶。还会借机训斥孩子一番,你怎么这么笨啊?
我们并没有帮助的孩子,而是借机惩罚了孩子.
孩子的内心使用恐惧,记住这个教训的。
惩罚只是暂时的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我们必须要用长期的一个行为导向,去引导孩子。
我们常常忘了,我们不仅是抚养孩子的长大,而是要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有教养、舒服,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
这源自于成人的我们认知观念的改变,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们受到惩罚和教训,他们才能不再犯错。
其实这只会让孩子们感到更加沮丧、气愤.
只有心情愉悦,让孩子感觉更好才能做得更好。
1、1.
比如:我家老大在改进技术问题,是我们俩总是发生争执,我很生气,他不够认真去做,而浪费了时间.竟然可以边练习,边打瞌睡。
在家庭会议上,他说,因为他做得总是错的练习,又很枯燥,在那个点儿也很困,妈妈也没有肯定他,
总是说他是错的,不断地打击他。
所以他坚持不了.....
他把小熊放在钢琴上提醒我们在生气的时候看着小熊。
我也变换了方法,编出节奏和rap。不要那么枯燥。在坚持不了的时候鼓励他,不要放弃。
如果我不去理解他,而是惩罚他一直练习下去,只会更加浪费时间没有效率。
所以我决定让他自己想想有什么更适合的方法。
最好的老师往往是自己。
当然,我也有发火的时候,我会及时反省,道歉.
说出自己的错误,并分享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1.2、善于运用逻辑,后果就要提防逻辑,后果会成为变相的惩罚我们需要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证明父母是对的,你是错的。
1.3、使用逻辑后果,因为有人为的介入,要考虑孩子们的问题是出于什么目的,最终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与价值感,而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的惩罚,让孩子记住了什么教训。
1.4、使用逻辑,后果要注意。
1.4.1、想想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是想让孩子为过去付出代价,还是想让他为未来而学习
1.4.2、你的长期目标想让孩子感到内疚和羞愧,还是感到被赋予了力量,并很有能力你
逻辑后果人为的介入,是由于自我决定去处理问题。
例如:孩子昨天没有完成作业,今天你直接要求他无论如何晚上熬夜也要完成作业。
并没有让他自己去思考规划,如何有重点的安排时间,或者和他一起商量并提醒。
强制在某个时间。让孩子没有自我主动权和兴趣。
就会成为变相的惩罚。
二、逻辑后果四个重要因素
1、相关性:是指后果必须与行为有关系。
2、尊重: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或痛苦。
并且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
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尊重的。
3、合理: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借题发挥,并且从孩子和大人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
4、预先告知: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你将会做什么。
三,自然后果
孩子可以通过体验自然后果来发展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判断能力。
需要家长不借题发挥、不说叫斥责。
责难和羞辱。
发生问题:
1、首先要做好对孩子的共情,认同他的感受。
2、接纳情绪,但不鼓励行为
3、做好情感的链接。
4、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自然后果带来的自然学习。
从而启发他对问题的正确认知。
只是简单地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就能教给,孩子很有价值的生活经验。
大孩子在德语老师настя快要上课之前要求占用他练习钢琴时间做德语作业。
我说很抱歉,你这样用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只能给你20分钟。
他很担心,没有做完作业,怎么和老师上课?
我请他下次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四、不要在情绪上浪费时间,关注解决问题
所有问题的解决一定要建立在与孩子认同和合作的前提下。
惩罚短期效果只是短暂的,让孩子记住了教训.
恐惧、自卑感和反叛情绪却是孩子的长期潜意识里会随时爆发出的愤怒、憎恨……情绪。
我们常常忘记了,要以尊重和有尊严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我们大人对孩子的权利与孩子自己决定事情的权利要理解为责任。
赋予孩子自主权。
自己要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孩子们要主导控制时,我们需要冷静,不争执,制定日程惯例,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限制。
逻辑后果与自然后果会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与合作。
只是要合理的运用。
无论哪种方式
养育的过程都是彼此尊重,相互学习、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更真实的看到了我们自己与生命的喜悦!
西瓜太郎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