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一家子都围电视机前在看春晚,我坐在沙发角落戴着耳机,端着电脑,还是想敲点什么
我读大学期间看到了简书和知乎有很多文章都写了关于自己在大城市打拼后回到县城的之后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之前读书还没太理解这个格格不入的意思,放寒暑假巴不得早早回家,找朋友聚会喝酒聊天吹牛。
自从开始工作后,发现自己慢慢习惯了工作的节奏和大城市比较单一的生活,每天考虑的是怎么攒钱然后去哪里好好旅游,怎么解决工作上面遇到的问题,开始细致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开支,努力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
回来之后发现曾经的朋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好多人都会开始委婉推辞聚会,男的大多还在为挣钱奔波,女的要出门可能会被婆婆唠叨不好好带娃,今年回家,很多老朋友都没有约我了。仔细想想,我也到了快结婚的年纪了啊。
朋友见面少了,走亲戚吧。在亲戚家我突然发现了很尴尬的问题就是,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工作的叔叔应该给小娃娃包红包。我精打细算存的钱几乎如同流水一样哗哗哗的流到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小孩包包里。今年我竟然开始理解妈为何每年都想让我上缴压岁钱,不过我一直觉得我后来会成为一个去掉父辈所有坏习惯的好爸爸,嗯,孩子的压岁钱我不会用,替他存着。哈哈,婚都还没结,想得真远。
过年回来这几天,让我明显的感觉到了比上班还累,七大姑八大姨,每天都是呜呜丫丫一大群人。自己需要装作很认真听长辈们的建议“你要早点结婚哦,你看看**娃都有了”,“别太早结婚,好好打拼下自己的事业”,“你现在在哪里上班哦,每月薪水怎样,能存的起钱么,千万不要乱用钱哦”,“我同事有个女儿,和你差不多大,还没结婚,事业单位...”。崩溃中...
渐渐的我开始对较大的城市抱有莫名的喜爱,不是说大城市更繁华我看不上老家小县城,给我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城市能给自己更多的公平。三线小城市,读书,就业更多的讲的是后门,稍微做点什么事,都会涉及到人情来往。活不出自己的样子,必须要尽量去附和更多长辈的建议,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其实我现在特别羡慕都市类电视剧剧情,在大城市奋斗,每月房贷车贷,虽然有较大压力,但是某种意义来说是很自由的状态。是很真实的自己。我也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希望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自立门户,自给自足。很累,但是累得惬意。
新年快乐,今晚除夕,过了今晚,希望你能做个最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