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41866/86854c3219335578.jpg)
今天是古城凉州静默封控的第21天。
吃过早饭,听见喇叭声响,扔下碗筷,紧忙下楼,想尽可能排在做核酸队伍前面一点。下了楼,小区里做核酸的医护人员还没来,声音是从隔壁小区传过来的,听岔了。只好独自绕着小区楼宇快步走了起来,边走边等,来了再做,省得再下一次楼。
走路这是好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前,晨练比要现在早,因为上班的缘故,天麻麻亮就已经出门了,半道上和朋友汇合,一起走进核桃园,在晨风的鼓舞中,沿着公园步行道,放开脚步,快走一个多小时,算是给即将迈入退休行列的身体一个很好的交待。
自从静默封控开始后,也没更好的去处,绕着楼宇步行似乎成了我户外唯一健身的途径。
其实,在静默封控期间,这一方天地已属不易。能在小区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行走,也是当下挺奢侈的享受,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有特别的感受。
前几天看到一则疫情启示录,里面用调侃的语调罗列了所谓的9条启示,其中一条对以后买房子给了这样的启示:
“”最好有院子。每天能在院子里溜达,多幸福。”
按照这个说法,这会的我应是住在幸福里了。
今天是一个晴天,不过晴的不太清澈,有如在穹顶上弥漫了一层薄雾,笼罩在头顶上方。上苍像是故意逗我们开心,在雾蒙蒙的天空当间,飘飞了几朵奶油色的薄云。薄云渐渐飘散,留下了一泓淡蓝色清溪,如天马湖般,盘旋在我们的头顶。
我一边走,一边环顾周边,看到周边小区封控的样子,倒有些轻浮,变得得意洋洋了。
在我们小区南边,是一个有几十栋楼宇的单位集群小区,此刻,这些楼宇远没我们幸运,楼宇单元被严格封控着,人们被严格限定在家里,在百十来平方的方寸之间,属于他们的自由。一天只有做核酸的时候,人们才能下楼,这是他们每天唯一的一次可以在户外活动的机会,当时弥足珍贵了。我的一位驴友就住在这个小区,每天大量晒各种户外的图片,当是怀念了。
而在我的西面,也是一个有几十栋楼宇组成的开发小区。几个朋友和同事都住在那里。早上碰见朋友的母亲还在念叨:
“我们儿子他们小区,单元都被封了,一家人只能在家里活动。每天最兴奋的时刻,是听到楼下喊他们做核酸的喇叭声,只有那个时间,他们才有机会下楼转转。”
这位母亲的声音里里,饱含了对儿女的惦念,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是疫情割舍不断的至亲念叨。我听了,也有些心酸——因为,我的儿子也远在异乡,如她儿般被居家隔离着。
也不知走了几圈,碰上林家的几位老奶奶,和我一样,在楼宇行走。也不对,她们更像是在琢磨啥问题,彳亍着。
见到我,发现是从最南边的一栋楼的最南边出来,急急的告诫说:
“小伙子,南边小区的楼全都被封控了,估计有疫情,他们和我们只隔着一道铁栏杆,你最好不要走在这栋楼南外侧,别感染上。”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忽然惊醒,新冠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是该注意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已经被证实了的科学。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形成飞沫核,飞沫核可以以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漂浮、移动,形成远距离传播。如楼道或者路上即便周围空无一人,也能闻到烟味,属于气溶胶传播。这是因为空气中的烟草燃烧后形成的颗粒,进而形成一种气溶胶,逐渐从远处飘散而至,颗粒越小,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时间越久。一般1μm的颗粒可以在空气中存在一个小时以上。目前研究显示,气溶胶是新冠病毒的传播载体之一,当病毒暴露在局部气溶胶系统时,就很有可能会随着气溶胶而飘散,出现气溶胶传播。
也就是说,当走在小区南边的隔离栏处,恰好封控小区楼上有气溶胶飘飞,接触上的人都有可能感染新冠。
我就想,有时候当我们面临某种困境的时候,例如当下的疫情,总喜欢把自己完完全全依赖在强大的社会身上,耗费所有向社会索取。何不向老奶奶学学,注意自己预防。
这个时候,我们有时容易忘记疫情期间自己应当履行的预防义务。例如少聚会、注意通风、注意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接触、锻炼身体等。
固然,静默封控是一个很难熬的时段。这个时候,我们都要面对现实,有意营造自己的小世界,小环境。其实,得到幸福和满足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稍动动手,侍弄一会阳台的花草,就会花开满园;只要唱几首喜欢的歌,就会收获一整天的开心。
脚边的树已经光秃秃了,却在等待来年。静默封控已经20余天了,相信快解封了,静等吧!因为我们知道,旧的去了,新的很快就会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