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习了荀子的《劝学》,所以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人性的研究和争论一直未停止。性善或性恶都是各有一番理论说辞。中国古代便有学术学派的代表者之间对于此话题的争论对抗。
关于“人性”西方国家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甚至让真的活人去参与人性研究的实验。在故意改变客观环境和条件的情况下,激发出人性的阴暗面,这种本身就无人道的方式一直被运用在实验中。
关于人性是本恶还是本善,从战国时期我国便开始有了分歧,儒家思想代表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人一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等这些每个人都有.只是每个人的表达强度不一样,这些需要后天成长过程中去探求出来。
可是另外一位同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荀子却主张人性本恶,他最有名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完全的相反,强调后天的引导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
我国对于人性的研究以理论为主,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更加大胆的做实操实验。最为著名的当属1971年在美国进行的监狱实验,该实验是由一名年轻的心理学家发起的。心理学家和他的研究团队以高价雇佣了二十多名大学生,把这些大学生随机分成了罪犯组和警察组。
为了打造逼真的地理环境和人物背景,他们把教室改造成了监狱,给罪犯组和警察组定制了专门的衣服和道具。罪犯们分成三组进行分开关押,警察们则相对应的看守他们。实验开始之前,经过调查,这些人之前是相互不认识,没有任何仇怨的。都是学校里表现正常的大学生,无不良嗜好。
真正开始实验以后,那些警察的扮演者非常迅速的进入了角色,就好像是专业的演员,开始对无仇无怨的罪犯们进行拷问,不满意的时候便有了小的惩罚。
可是这些并没得到满足,接着情况便越演越烈,开始的小惩戒变成了肉体上的折磨和虐待。这让本来准备维持两个礼拜的实验到第六天就戛然而止,研究者们非常的后悔进行这次实验,他们看见的人的邪恶面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夸张,甚至变态。
更加让人气愤的是在美国有位叫穆扎费尔·谢里夫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人性,用的是二十二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诱骗了孩子的家长,以参加夏令营为借口,骗来22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做实验——罗伯斯山洞实验。
谢里夫是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奥斯曼帝国出生,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学习了心理学,在别的同学都用老鼠做实验的时候,他却觉得太乏味太狭隘。谢里夫想要研究的是真正复杂的人类。
1954年,他准备真正开始用人类来做实验,地址就是美国现今的奥克拉荷马州的罗伯斯洞州立公园。
他挑选了22个家庭背景相当的孩子,通过组织参加夏令营的方式把他们聚集起来。孩子们被分成两组,分别被安排在公园的不同地方进行活动而且两组孩子以为只有自己组的伙伴。
第一步,分别进入公园,进入安排好的屋子,划分好活动区域,这些区域和物资足够孩子们使用。然后开始自由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两个组分别还给自己的组起来名字和口号。慢慢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牢固起来。
第二步,研究人在两组之间制作事端,让两组人见面并开始进行竞技游戏。比赛获得胜利的那个组能获得相应的奖品,领到奖杯。
这种活动激发出孩子们的胜负欲,两组之间的矛盾开始渐渐的激化,关系迅速的降温,自己只想着为自己的队伍谋利。甚至有的孩子出主意去破坏对方的队伍中的东西。两组队员之间开始吵架,撕扯,打群架。
谢里夫看着日益激化的矛盾,开始出招缓解气氛,组织一些调和关系的集体活动,可是孩子们一点也不买账,拒绝和解。
第三步,谢里夫想出了原始根本的办法。那就是断了孩子们的水源和粮食,并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得到水和食物,显然那是单单靠一个小组的力量完不成的任务,两个小组开始想办法合作解决用水和吃饭的问题,最后达成了和解。
谢里夫的这个实验能看出每个人在社会中存在有每个人的位置,随着环境的改变,自己的定位自然就会变化。
在有竞争的关系的情况下,个人的欲望开始浮现,一己私欲的趋使让人们的一些性情暴露出来,朋友可能变成敌人。但是当面对共同的困难的时候,人和人之间又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所以这些变化看的就是大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但是这个实验本身就不人性化。
只用十一岁的男孩子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不能代表大多人的情况,所以研究结果具有片面性。这段回忆也成了那群参加实验的孩子们一生的阴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