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东北人必看的电影,包你笑到岔气,哭到泪崩!

东北人必看的电影,包你笑到岔气,哭到泪崩!

作者: 木虞煲娱汤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7:46 被阅读1次

    近些年,东北文化风靡全国,无论是被称为魔性语言的东北话,还是喜剧舞台上成堆出名的东北喜剧人。

    东北人的乐天、幽默的性格特质被广泛传播,成为东北人纵横江湖的标签。

    薇姐今天安利的这部电影是前几年广受好评的《钢的琴》。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俺们东北人的生活不只是扮丑搞笑和大大咧咧。

    俺们也有厚厚的沉重、执着、感伤……只是东北人习惯于对生活打打太极,人生苦短,大不了含着眼泪笑一笑,来一场满满烟火气的浪漫。

    如果有什么事是一瓶啤酒解决不了的,那就两瓶呗!

    工业时代的烟囱要被炸了

    先讲故事,陈桂林是一名钢厂下岗职工,为了谋生组织了一个小乐队,商店促销、结婚庆典、丧葬送行这些活他们都接。

    老婆跟土大款跑了,要和他离婚。陈桂林同意离婚,但是在女儿小元的抚养权问题上两个人出现了分歧。

    小元正在学习钢琴,家里没琴让她练习。于是小元提出,爸妈谁能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

    纸板做的钢琴

    于是,故事围绕着陈桂林想办法得到一架钢琴而展开。

    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借钱买一架钢琴。结果亲戚朋友们听说他要借钱,都躲起来了。

    朋友这样告诉来借钱的陈桂林:王抗美都跑乡下避难了,我刚知道信儿,还没来得及躲你就来了。

    买琴不成。在一次狐朋狗友聚会后,借着酒胆,一伙人去小元学琴的学校偷钢琴。

    结果钢琴没偷到,大伙都进了警察局,还是小元的妈妈保了他们出来。

    泥泞的校园

    陈桂林走投无路,萌生了做一架钢琴的想法。在原钢厂工程师汪工的指导下,陈桂林聚齐了一群下岗的原钢厂哥们,开始利用倒闭钢厂的废料和机器制造钢琴。

    在电影的结尾,经历了失败和挫折的队伍,最终做好了这架拥有八千多个零件的钢琴。破败、高大、空旷的钢厂里,小元弹起了优美的曲子,众人凝神倾听,各有所思……

    空旷破败的厂房

    电影发生的时间大概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某东北工业城市。

    作为曾经国家经济中流砥柱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却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转型中面临着尴尬处境。

    曾经风光一时的工人阶级,纷纷下岗。失业的同时,家庭的压力,个人的出路,他们将何去何从?

    陈桂林和他的几个朋友便是这一阶级中的代表。他们都有引以为傲的工人的技术,曾是各自岗位上的能手。在工厂关闭后却无处施展。

    为了生计,陈桂林组织了小乐队;王抗美在学校打更;大刘杀猪谋生;快手在街上配钥匙;季哥踩着法规的边缘维持着表面的光鲜;二姐夫拉不下面子打工,窝在家里……

    浓浓的东北风

    他们的出路看起来如此的混杂又上不了台面,也不符合发展和创新的时代主流,他们在生活中沉浮,或许心有不甘,但个人的力量与诉求,终究敌不过时代的洪流,只能浑浑噩噩屈服于现实。

    而做一架钢琴,这种看似浪漫缥缈却与现实需求格格不入的行为,正是众人心中凝聚的最后的梦想和激情的出口。

    戏剧化的场景

    男主角陈桂林曾这样告诉情人他坚持让女儿学琴的初衷:他爸给他取名“桂林”,就是希望他能有出息。

    而他就会弹个手风琴,正经工作也下岗了,老婆和别人跑了。面对老年痴呆的老爸,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

    让女儿成为钢琴家,就成了陈桂林完成父亲夙愿,也相当于拯救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女儿“小元”这个名字,“元”也是第一的意思,甚至于他家客厅里,也是挂着一幅“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画。他为了这个理想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执着于让小元学琴的陈桂林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给小元带来幸福,主动放弃了抚养权的争夺。也是他自己内心从不切实际走向正视现实的一种理性思考。

    破败的街道

    电影中的季节是初春,乍暖还寒。灰秃秃的树木和破败的街道,如迷宫蛛网般遍布的钢筋支架和管道。人们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在泥泞和寒冷中瑟瑟发抖。贯穿影片始终的俄罗斯民歌的配乐,也暗示了一种过时的文化气息。

    而这如同南方的冬天一样温度的东北的春天,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长到可以发生离婚结婚,生孩子死人,以及做完一架钢琴……

    隔壁老王,哈哈

    导演张猛对这部电影的定位是:“哀而不伤,含泪带笑”。根据这个中心,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东北,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东北人带着乐天的劲儿,电影从头至尾的东北话,透着概括精准和表达到位的智慧。

    导演通过许多细节和镜头语言,成功将东北文化中的苦涩和幽默自然表达,看似荒诞,却又处处流露真情。

    电影开头,一场演出结束分钱的时候,陈桂林跟大伙喊着:“把钱都整明白了,别以为管事的就黑钱,贪污那帽子不是随便扣的。”

    试问放眼全国,还有哪个地区能够像东北人一样,大大方方把关于钱的话题说得这么露骨又不伤感情。

    胖头在得知女儿怀孕以后,和众人一起去找那个不负责任的男孩。在一通曲曲折折,气喘吁吁地追逐之后,面对着这个满面惊慌的少年,胖头忘了手中的铁棍,说了一句:“滚蛋!”,然后是无奈离去的一摇一晃的背影。这是典型的俺们东北宠闺女的老爸的形象。

    估计是个朝鲜族

    那些戏剧性的台词对白和场景,放在东北人身上毫不违和。而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女主角淑娴的塑造。

    淑娴是陈桂林的情人,离异,独自抚养儿子。她也是陈桂林乐队的主唱,会弹钢琴,会跳舞,会唱俄罗斯民歌。

    她名叫淑娴,行为举止却没有一丝一毫中国传统女性的端庄贤淑的味道。她是东北女性的代表,性格直爽,敢爱敢恨。文能唱歌、做饭、剪鞋垫,武能开吊车、打架。

    一场演出结束以后,她站在陈桂林的电动车旁撒娇地说:“捎我一段啊?”

    陈桂林冷淡地说:“你找别人捎去吧。”

    这样被自己的男朋友怼完,小公举早就该发飙了吧?但大女人淑娴没有。

    陈桂林买钢琴借不着钱,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在陈推辞的时候直接说:“行了,你别跟我嘚瑟了,还有谁能借给你钱呢。”

    作为爱人,她陪着陈桂林折腾,帮着他解决各种难题。

    而当做钢琴遇到困难,陈桂林心情不好之下,误会淑娴让小元跟她妈走,是担心以后过日子添累赘,说她现实的时候。淑娴立马火了:

    “你去偷琴我给你把风,你去买琴我给你垫钱,你整一帮人给你做钢琴,我好好的歌不唱,瞎耽误工夫还给你们整饭吃,我太现实了我。陈桂林,我把话给你撂这了,今天这琴你就是做成了,小元你也留不住!”

    嗯,简直是教科书级的东北姑娘,火热泼辣的个性一点不差。

    爱你就狠狠对你好,你若是不待见,也是毫不留情,绝不拖泥带水。

    电影的意义本是一场大时代的背景下,工人阶级这一曾经光荣的存在,因为社会结构的变迁,走向衰落的悲凉和茫然。

    而把故事放在东北来演绎,则在这种困难和失落之中 ,又增添了一丝浪漫和激情,以及对未来真诚的憧憬。

    事实上整部电影所表达的精神,已经在开场的一幕演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凄风冷雨中,套着黑色塑胶袋,撑着大黑伞的小乐队成员们,皱着眉做出悲伤的表情。淑娴在葬礼上唱着悲伤的俄罗斯歌曲,此时作为背景的两根工业时代标志的大烟囱冒着滚滚浓烟。

    就在歌声进行到高潮的部分时,镜头外有一个声音说:“停停停!”

    陈桂林也急忙跟着喊停,然后点头哈腰对着镜头左侧说:“怎么地,哥,怎么地?”

    “这曲子听着太痛苦了。”

    陈桂林企图解释:“不是,俄罗斯送葬一般都吹这个,主题就是表现痛苦和悲伤啊!”

    “那不行,那老人听着这曲子步伐得多沉重啊!”

    然后淑娴急忙说:“行行行,知道了。那啥,叫老人加快步伐吧!”

    陈桂林问:“走那么快去哪啊?”

    淑娴说:“你管他去哪呢?”

    陈桂林对众人说:“来,咱来个步步高啊,降B啊,来,一二三走。”

    镜头后退,随着步步高喜庆的调子,孤寂荒芜里空留一面孤单的黑色的灵棚。

    不知往何处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北人必看的电影,包你笑到岔气,哭到泪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d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