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752天】
表达感谢
虽然让人觉得害羞
但却能让觉得内心愉悦
我和毛同学都是比较怕人情来往的人,宁愿躲在自己的小世界,减少与人之间的往来。
认识之初,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未来可以一起避世隐居。
但这两天在讨论准备谢礼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内心未经审视的恐惧,会把问题无限放大到让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实际上,只要把事情分解,就能很清晰地看到答案。
我们为什么会养成害怕表达感谢的心理?因为父母告诉我们,要求人办事,要送礼,是一件需要我们弯腰低头,卑躬屈膝的事情。
对于孩子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大人世界里这种人情往来所代表的就是卑微的感觉,而且尤其父母因为我们而去求人办事的时候,又心疼又无力,这样的印象也留在了心里挥之不去。
要挣口气,要努力,不要再求人,等同于拒绝人情往来,这样的印象印记在小小的心里,一直没有重新审视过。
但实际上,表达对人的感激之情,是能够让人际关系得到促进的方式,对尊重的长辈表达敬意,对朋友表示喜爱之情,都能够让彼此的情感账户不断储存,礼物适当就好,关键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恩之情,让对方能够看见。
如此一来,对我们而言,需要准备谢礼的是长辈和朋友,他们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是良师益友,亦是一直都会往来的人,其实是不存在我们所害怕和畏惧的“卑躬屈膝”的, 那其实是更多对于父母的心疼。
哪怕真是有求人办事的时候,其实也是正常的人情往来,远远到不了那种折腰的地步,而是在彼此有余的境地里伸手,况且,没有人能够孤绝地说不求人办事,这样反而是增进彼此关系的机会,至少让别人知道,你需要他。一个人谁都不求,谁都不来往,最后也只能是孤家寡人。
而这样的表达方式,给予孩子的印象,也不再是可怕的,恐惧的,她们会正常地对待人情往来,也知道要如何向别人表达感谢。毕竟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口头的谢谢,是无法让我们卸下内心承受了他人好意的压力的,一定是要具体地表达过,才能够更好地让感情有个出口。
养成表达感恩的习惯,是需要克服内心的害羞,勇敢地把感情表达出去,给对方看到心意的方式——觉得自己依然很多事情都还不懂,还在慢慢学啊……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