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武则天,也有一位皇后能与皇帝并尊"二圣",她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和杨坚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还是政治上的同盟者,两个人三观一致,目标相同,联手建立了隋朝。为了隋朝的强大,独孤伽罗和杨坚呕心沥血,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下面,就让我们穿过一千多年的漫漫光阴,搜寻并回顾独孤伽罗有怎样的独特之处,如何做到让杨坚一生独爱她一人,她又是如何影响隋朝的兴亡?
出身显赫,婚姻门当户对
公元544年,独孤伽罗出身于显赫的家族,她的祖辈是代北匈奴贵族。父亲独孤信协助北周王朝宇文泰开创霸业,凭着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母亲崔夫人,出自魏晋至隋唐时期一个学识深厚的文化世族清河崔氏。独孤伽罗的身上,综合了游牧民族的独立英气和汉文化之博雅谦和两种气质。她生长在一个政权更迭的年代,战事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独孤伽罗从小聪慧过人,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练就对了时事政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过人的胆量。这为她之后每次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打下基础。
在独孤伽罗14岁的时候,父亲做主,把她嫁给了生死之交杨忠的嫡长子杨坚。杨忠是北魏到北周时期名将,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成亲时,虽然杨坚才17岁,但性格沉稳,内心有远大的志向。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两人都生长在同样的政治环境,受到的家庭熏陶也相似。
但命运总是无常,一切的美好,在独孤伽罗新婚口个多月戛然而止。缘于父亲独孤信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迫自杀,家人也被流放到蜀地。独孤伽罗因
为已与杨坚成婚,得以保留贵族的身份。而杨坚怜惜妻子遭遇家中巨变,对她格外保护。
两人情到浓时,相约白头到老,历史上,他们共同生育了五子五女,彼此早已融入到对方的灵魂深处,再也无法分开。
一起走过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艰难岁月,而未来的政治不确定性,更让他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当下。
政治远见,巾帼不让须眉
北周建立后,权臣宇文护把持朝政多年,直到公元
572年,隐忍多年的周武帝宇文邕[ yong ]发动政变,铲除了宇文护,重掌皇权。
为了稳固刚夺回的权力,周武帝极其需要朝臣的支持。他观察到杨家多年来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在宇文护一手遮天的时候,杨家都没有随波逐流依附宇文护。于是,周武帝提议与杨坚结亲,礼聘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希望通过联姻来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政权。
这导致杨家在朝中的地位更加显赫且备受关注。独孤伽罗对时局分析透彻,对杨家的处境有着深刻的了解,从不得意忘形。她知道,除了更加谨慎低调,他们别无选择。
低调做人,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政治、军事的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处事方式,可以让人在世事沉浮中泰然自若。
当周武帝准备统一中国时,却得病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宇文贇[ yun]即位,为周宣帝,杨丽华成为皇
周宣帝为人凶狠残暴,他用手段除去一帮宗室和入臣后,魔爪伸向杨坚一家。他册立四位皇后,与杨丽华
并立还以草须有的罪名赐死杨丽华
就如独孤伽罗一直所担心的,尽管他们努力淡化杨家在朝廷中的存在感,还是会让周宣帝忌惮。得知周宣帝赐死杨丽华的消息,独孤伽罗独自闯宫陈词,终于救下女儿杨丽华,才让杨家躲过一次劫难。
多年来,因为政治的变幻莫测,杨家一直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朝中一场事故或者政变都有可能给杨家带来灭门之灾,一不小心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就在杨家准备谋求外派来自保的时候,周宣帝暴病而亡。宣帝之子静帝年方九岁,最高皇权再次陷入真空。
这个时候,摆在杨坚的面前,是个人和国家命运生死攸关的选择。退一步,他可以扶持年幼的皇帝,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进一步,这是一个改朝换代,自立为王的绝佳时机。但机会与风险并存,一旦失败,就落得身死族灭的结局。
在杨坚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独孤伽罗表现出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她派心腹转达她的意见给在宫中的杨坚:"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这么多年,独孤伽罗和杨坚一直如履薄冰地生活在权力斗争的惊涛骇浪中,也因此积累下丰富的政治经验。她吸取过往的教训,与其即使鞠躬尽瘁,仍然无法过安稳的日子,不如放手一搏,成就一世伟业。独孤伽罗的政治敏感度极其高,有了她的支持,促使杨坚下决心开基立业,建立隋朝。可以说,隋朝的建立,与独孤伽罗的决策分不开。
公元581年,杨坚登帝位,建立隋朝,为隋文孤伽罗被册封为皇后。
两人之间,除了恩爱有加,家国情怀始终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他们一起着眼于国家的建设。
独孤皇后晚年宠信次子杨广,并助杨广登上了太子之位,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她把自己对感情的专一,同样以此标准要求儿子们和大臣们。杨广也正是看到独孤皇后对此近乎苛刻的标准,投其所好,才让独孤皇后做出错误的判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过分执拗于一些标准,会一叶蔽目,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
回顾独孤伽罗的一生,她在历史的发展上,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隋朝的建立,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隋朝的灭亡,也与她改立太子的决定有一定的关系。
在每次的重大决策上,她所表现出来的果敢与坚毅、温柔和智慧,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在中国的历史上,她勇于追求男女平等,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捍卫者。她对爱情专一的追求,是封建社会里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鼻祖。
无论是从对爱情的态度,还是对政权的影响力,都让她在历代众多留下名字的女性中脱颖颗而出,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其独特的光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