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平时和同事们的交流,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讨厌开会的。我通常不反感开会,通过会议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对工作有指导意义。
当然极端的情况,我也感到厌烦,比如,快下班开会,这意味着你要带着任务回到家里,感觉心里压了一块石头。最讨厌加班开会,这等于全天都在工作,毫无人性,会让人疲于奔命。
今天,我们不讨论那些耍流氓的开会,那些事情,我们根本无能为力,我们能选择的是在开会中应该干什么呢?
01
带上笔记本,表明态度
现实中,很多人开会就两手空空,这样很不好,给人一种吃瓜群众的感觉,就是来听听,啥也不干。
幸好,我在工作之初就被公司培养出好的习惯,不管大会还是小会,都习惯带一个笔记本。
虽然,也有时候,领导说不用带本子,但我还是习惯这么做,显得我很对待工作很认真,当然也有记忆力不好的原因。
我对开会做笔记这件事,印象深刻。
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回支公司开会,各区经理向分管谢总汇报工作,谢总有几次打断了经理们的汇报,但马上就调整过来,让经理们继续汇报,他埋头做笔记,等汇报结束后,他根据笔记提问、指导工作。
这种做法让我觉得非常专业,不仅对汇报人很尊重,而且能够抓住关键信息,有的放矢。
如果没有笔记本,容易出现那种想到哪里问到哪的土鳖做法,结果会议支离破碎,超时冗长。
此外,做笔记,很能锻炼一个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找到关键问题,做重要的事。但很多人没有这种本领,还是上学读书的习惯,把领导的每句话都记下来。
推荐学习康奈尔笔记法、埃森哲笔记法、麦肯锡笔记法。
不管是开会,还是培训学习,带上笔记本,总会让你显得比较认真和专业。
02
送出目光和点头,表示认同
在开会的过程中,不是一定要把会议的内容都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在开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和别人沟通,特别是主要的汇报人。
所以,开会中,切忌埋头苦记,要时不时抬头,把目光投向汇报人,这会有一种让对方以为你懂他的错觉。
有上台的经验的人,一定能体会站在台上的压力,如果大家都是低着头,看着手机,一定会有挫败感,他需要“托”来缓解孤独一人的尴尬。
因为我经常上课,对这种冷场的痛苦深有体会。通常情况,每次会议和培训,我都会把目光投向汇报人,甚至频频点头,配合对方。
在这种有压力的情况下,给予对方的尊重和帮助,非常有助于强化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取得好感,即使他是领导也不能免俗。
在会议上,投入一点目光和点头,对人缘对关系非常有帮助,一定比低头看手机、处理日常琐事要划算。
03
提出问题,显示认真思考
会议结束前或者互动的环节,会询问大家是否有问题。这个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展示时刻,用不好听的话,叫刷存在感,但我认为是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其次,问问题也可以和汇报人套近乎,不仅可以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增加彼此的熟悉度。
那怎么提问呢?提问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有的放矢,根据内容提问。笔记的好处之一是提供提问的依据,可以做一些确认,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显得你思维缜密。
2、不要问大问题,要问中小问题。大的问题对方回答不上了,反而骑虎难下。我们的目的不是刁难对方,我们是为了展示自己和解决困惑。
3、要抢先问,至少要前三。汇报人不可能回答太多问题,怕耽误别人时间,机会有限,早点问也能避免好问题被别人抢先问了。
职场虽然不是战场,但却是一个秀场,领导关注你的表现,同事能感受你的光芒,在会议这种曝光率大的场合,请注意你的表演,千万不要做默默无闻的吃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