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了。当年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特别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懑感,经常觉得有些公司拒绝我肯定仅仅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是的,后来我发现他们是对的。
能够发现这一点是因为我的立场变了,我从求职者变成了招聘方……的代表。这时我反而觉得企业才是委屈的那一方,它是如此有诚意地想从人堆儿里挑个差不多的出来,最后却只能差不多就算了。
给你举个例子来感受一下。有一次给一个男孩面试,他曾经在某一线网媒工作过,但只待了四个月就辞职了。
当时我们之间的对话是这样的:
我:“看到你在前一家公司时间很短就离职了,能讲讲是什么原因吗?”
他:“他们业务转型,把我调到了另一个组,那边是个新业务,太难了!而且他们周六也上班,这一点我无法接受。”
我:“嗯……那你对我们这次的职位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他:“我想知道你们的福利怎么样……还有,会不会加班太多……”
我:“……”
时至今天他的专业和学历背景、拿过什么证书之类的我已经全都不记得了,但他回答的这两个问题却让我记忆犹新。以至于当我想聊起《深度工作》这本书的时候,那个一度十分尴尬的场面一下子就跳到了我的脑海里。
01
昨天我们刚刚提到过《心流》,它主要是想告诉我们,全神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会给人在精神上带来多么大的愉悦,是偏内在的体验。而《深度工作》这本书则是用更入世的态度告诉我们,专注到底有什么用。
我插一句,哪怕不能专注地工作,如果能专注一点面试的话,可能结果也会不太一样。
都说21世纪最稀缺的是人才,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呢?《深度工作》的作者,致力于职场成功学研究的卡尔·纽波特认为21世纪的人才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能力:一个是解决难题;一个是高效创造。
他进一步明确地说,要做到这两点需要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和心流状态很相似,都是一种高度专注,不同点在于深度工作更加强调要为实现目标而榨干每一分精力,更注重高强度地调动精神能量去解决问题。
如果用玩游戏来类比的话,作为休闲玩家你也可能很容易地进入心流,但要说玩游戏达到深度工作的程度,恐怕只有职业玩家才能做到了。
而实际上可能相当多的职场人连休闲玩家都算不上,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在专心玩当下这个游戏。他们不断地停下去做其他的事,像是接电话、回微信、起身倒水上厕所、和同事闲聊、有时也会被其他人缠住,不得不反复地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这样的状态,用《心流》中的概念来形容,叫精神熵。就是注意力的无序化流动、俗语讲叫一脑袋浆糊。用《深度工作》中的概念来定义,这叫浮浅工作,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中的那个“苦劳”。不管是精神熵还是浮浅工作,都会让人离解决难题和发挥创造力越来越远。
02
出现这样的现象,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上这是个讲求沟通产生价值的时代,不仅社交媒体种类繁多,很多公司还热衷于完全开放移动式办公,希望人和人之间更多的交流能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如果你整天处在吃瓜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很难想象你还能找到机会去深度工作。
主观上的原因是人类天生的畏难情绪。因为深度工作要消耗太多的精力,有时候人们会有意无意地避免进入这样的境地,他们会用“太忙”来当借口,不断地让自己被各种小事缠住,逃避深度工作。这叫做“最小阻力原则”,简单说就是:“懒”。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人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呢?作者给出了四个方法:刻意挤出深度工作的时间、从小事做起慢慢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戒掉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和想办法避开和拒绝一些浮浅工作。
你可能会说,这也太难了吧?这么想就对了。正因为难所以才很少人能做到,那么能做到的人就会变得稀缺。稀缺意味着什么,想想钻石、想想大熊猫,想想比特币……你懂的。
你可能又会说,我并不想让自己那么累,我上一天班拿一天钱,能完成老板给的任务就行呗,你管我有没有深度工作呢?
在我之前推荐的另一本书《未来的工作》中提到,未来90%的全职工作都会消失,人们要在竞争中获胜才能获得工作任务拿到报酬。到那时,你还会坚持这样说吗?
况且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似乎一直很热衷于内斗,总觉得“他人即地狱”,尤其是在有着明确等级的环境下,比如皇宫里,比如职场。但是从现在的社会趋势看,未来在竞争中把人类逼到墙角的可能并不是其他人类,而是机器。我们且不说人工智能会不会变得像人一样学习和创造,仅凭它一年半翻一倍的数据处理速度,已经足以在大多数工作领域把人类驱逐出去了。别忘了,人家不仅活儿好,还不需要休周末,也不需要福利。
03
再说回面试的事儿。其实我问那个男孩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常规,丝毫没有刁难他的意思,但是他的回答却让我有种错觉,就像是相亲的时候问对方想了解自己不,对方却说:“我想知道你死后我能拿到多少遗产”,一样。所以啊……实话也是不能瞎说滴。
如果你能想出比他更好的回答的话,欢迎你给我留言。如果你已经打算从此戒断社交媒体、让自己深度工作了,别忘了先关注一下“明霄雨知识频道”这个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