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闭关思考59 | 合作中的攀附心理

闭关思考59 | 合作中的攀附心理

作者: 敏芊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1-03-31 02:55 被阅读0次

    一个朋友跟我说,她一直在追我的闭关系列,特别想知道之前那个女性社群的经历和故事。

    这事呢,在文章<遇强则怂5>中提过一嘴,要说清楚社群这个概念,倒是不难,而故事和经历呢,也不复杂,但我一直不愿意把这部分内容晒出来。

    源于说故事,一定要提到我当时的攀附心——对于我这么要强的人来说,这是很丢人的事,好吗。

    我猜她的意思可能是想学点什么,那就从两条线回顾这段经历吧,一是再拔拔我人性丑陋的一面吧;二是聊聊社群的商业模式和高人的产品思维。

    当初做女性社群,是跟别人合作的,合作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我合作的心理——攀附心。

    攀附心理不会给他人造成损失,但是却容易使自身陷入心理障碍的误区——依赖。

    而合作中依赖更是不可取的。

    「攀附心」表达了一种潜意识:我自己不够乐观、不够进取,或者没有信心去尝试、认为自己不懂,就希望找一个懂的人来干。

    而你如果不干,就认为你不仗义,亦或是如果你干的不好,内心就会产生对你的各种抱怨,这就是进一步的「依赖心理」了。(在文章<表达「我需要你」是一种能力>中写过)。

    因此攀附心的本质,即不能为自己的需要负责,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赖心理」,同时也会心生恐惧——怕被抛弃。

    所以就指望对方能负责自己的需要,那么被依赖的一方则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反抗。

    好嘛,一个怕被抛弃,一个要反抗,其结局是什么呢?

    合作不下去,分道扬镳。

    其实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一样,如果一方抱着「依赖」对方的心态,其结果估计也是如此。

    分析完了,再讲讲事情的经过:

    前年年初,几个做营销咨询服务的项目基本告一段落,暂时也没啥新方向,就在家里写写文章。

    杨老师,我的良师益友,有一天跟我聊天,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

    “你这一生的高光时刻是出现在什么场景?”

    我很坦白的说,是在讲台上,我这个人爱表现自己,特别喜欢「被盯住的存在感」,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上海大剧院。

    当时打工的公司是那部从古至今都名噪海内外的歌剧<剧院魅影>的赞助商,这次巡演到了上海,所以,我们前前后后要做好几场「化妆品秀」。

    而我参与负责了一场,等于说是整场的策划、导演兼总督导。

    谢幕的时候,模特们把我领到舞台中央,当所有的镁光灯聚焦在我身上,当观众的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啊,那种感受,无比荣耀。

    好吧,我很享受这种付出之后,随之而来的认可、关注,我记得有首歌,特别能代表当时的心情——《掌声响起来》。

    我正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杨老师突然打断我:“那我觉得你可以做保险。”

    “保险?” kao,反差这么大?我还真没反应过来。

    “对呀,你看销售对于你来说根本不是个事,再说你以前做销售带团队的时候,对「莫名自信」和「莫名乐观」他们那么的用心,而且你的这些徒弟,到现在都很崇拜你,尊重你,你有什么项目,还能一呼百应的,这不就是你的成就吗?

    而且保险也需要带团队,也需要讲课培训,当你的队伍壮大的时候,不是能再现你的高管时刻吗?”

    好像有点不搭,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你看,这就是表达「需要」的正确姿势——我在做保险,需要团队,你愿意吗?愿意就来,不愿意可以不做。如果你反对,我也不会失落,也不会觉得你不仗义,不够朋友。

    只是杨老师既长期耕耘在心理学领域,又是500强公司的销售精英,你看人家这个切入点,多高级。

    好吧,这是我事后的觉察,可当时的我呢?

    的确被代入了,而且还这么想:

    一是觉得眼前也没什么赚钱的事情干;

    二呢,就有了攀附心,杨老师的眼光好,总能把握住风口浪尖的机会,18年他就带我做了一个互联网的小产品。

    虽说,这个项目杨老师做到一半就放弃了,当时他给了我一个的理由,说实话我是不接受的,但不管咋说钱是赚到钱了。

    更何况杨老师资源好,能力也强,跟他合作,至少是不会吃亏;

    唉,我呀,就是好了伤疤往了疼。这不,他一招手,就又答应了,人一旦有了攀附心,还真没折。

    不过,这次虽说答应了,可内心总有个抵触的声音,人有的时候,真应该停一停,好好捕捉一下内心的声音,或许就能做好选择了。

    当时,根本顾不上这些,只看眼前的利益了,一头扎进了保险公司学习。

    人性再出问题,武功还在,学着学着,发现问题了:原来我进入的是保险代理公司,不是保险经纪公司,啥区别呢?

    我只能做这一家公司的产品,如果客户有其他需求,比如保险金信托,消费型医疗保险,这家公司就没有,而作为保险代理人,我是不能代理别家的。

    这跟我的营销理念——满足需求,获得回报,不符合呀,满足的越少,获得的回报不也越少嘛。

    不行,性价比太低,手里只有一把锤子,到处找钉子。

    于是说服杨老师,一起辞去了这家保险公司,随后考察了几家保险经纪公司,选中了一家,说是保险经纪公司的一股清流。

    的确,「清流」不像其他几家,上培训课的时候,嗷嗷叫的:不要怕拒绝,每天给自己定下目标,走出去,拿回来(单子)——仿佛进入了「成功学」的讲堂。

    话都没错,为啥让人感觉不舒服呢。

    「清流」则让人很舒服,没人管,全靠自觉,课表排着,爱上不上,而且还能做互联网,只要你本事,全撒网,广结缘。

    于是挑了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产品——年金、终身寿、保险金信托这一类的,一顿操作,昨天文章嘚瑟的就是这个。

    说白了,因为以前做股票的原因,我喜欢算钱,算投资回报率。

    没做两个月,就赚了几万块,正得意呢。回头一看,杨老师的成功率比我高多了,人家赚了十几万了。

    跟着他跑了几趟发现问题了,他做的大部分是女性客户,而且基本上是从「安全感」的角度切入的。

    心理学这玩意太好使了,这才是真本事——从「心安定」上切入,让女人懂得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随后呢,落到「钱安全」上解决,因为安全感的建立不是一天两天的,那就先给自己买份保障吧。

    这样的双保险,我kao,哪个女人不中枪呀,简直是躺着也中枪呀。

    不行,我也想这么干,我也想要。

    但我不懂他这样的心理学,能一对一的发现别人问题背后的真相,这太牛了,而我的心理学只停留在「消费者行为学」上。

    再说了,当时的我已经没有耐心了——觉得这样一单一单的推销,太费劲了,我想批发。

    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用社群的模式吧,不懂的让杨老师来搞定,我做营销策划,而且万一成功了,也满足了我想要的高光时刻——

    作为KOL带领女性一起走向「心安定、钱安全、归属感」的美好生活。

    三合一,多美的项目——真是想的美!

    未完待续。

    敏芊随笔

    周一到周五不定时更新

    梳理|心路历程

    分享|成长细节

    上一篇:闭关思考58 | 拜访大咖4|营销实战分享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闭关思考59 | 合作中的攀附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on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