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5岁入青楼,成一代名妓,却不爱帅哥爱老头,24岁嫁60岁才子

5岁入青楼,成一代名妓,却不爱帅哥爱老头,24岁嫁60岁才子

作者: 笑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8:10 被阅读0次

自古男子虽有豪情壮志,女子的忠烈却从来不输于男儿。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女子:

她才貌双绝,遗世独立,身在红尘,却心在桃源。美得有风骨,烈得有侠情。 

古人要求妇女三从四德,她敢和男人高谈阔论;身陷囹圄,她奋不顾身追求幸福;国难当头,她敢以死明志;受人欺辱,誓死也要保全尊严。

气节如寒梅傲然。

她,就是柳如是 。

01.关心国事,自尊清高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生于浙江嘉兴,自幼家贫,5岁被卖给江南名妓徐弗收养。

因聪慧灵秀,徐弗教其诗书歌舞画,几年过去,柳如是翰墨丹青,弹唱度曲,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名列秦淮八艳之首。 

柳如是虽为女子,容貌俏丽,性情却豪爽豁达,常着儒服男装,遍交吴越名士,吟诗作画,纵论时势,眼界胸怀都很开阔。

顾苓在《河东君小传》中记载她:“幅巾弓鞋,著男子服,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如此貌美又别具一格的柳如是,自然引得青年才俊们竞相追逐。其中,有个叫陈子龙的男人对她一见倾心。

陈子龙,明末清初有名的才子,16岁即中了童子试,风姿卓卓,才华横溢,一向喜欢有识之士的柳如是自是芳心暗许。

她爱他的书生意气,更爱他的豪爽激情,情到深处,柳如是甚至模仿曹植的《洛神赋》,给陈子龙写了一首《男洛神赋》:

“启奋迅之逸姿,信婉嘉之特立。

群妩媚而悉举,无幽丽而勿臻。”

如此大胆热烈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女子,在当时,也就只有柳如是了。

然而,纵使两人爱得再热烈,陈子龙已是使君有妇,更无勇气逾越礼教,而柳如是漂泊多年,内心早就渴望找个依靠,但如果要让她做一个小妾,以她的刚烈清高,也是断然不愿意的。

她柳如是要嫁的郎君,不仅要爱她,更要护她、懂她、敬她。于是痛下决心,斩断情丝,纵然劳燕分飞,也要保全人格尊严。

虽身世凄惨,沦落风尘,但实则情非得已。自尊自爱,自在人心。

02.明灭之际,携夫殉国

此后,也有不少名士仰慕柳如是才貌,请求一睹芳容。

但曾经沧海难为水。柳如是一概不见,也不愿意降低择偶标准,甚至扬言:非才学如钱牧斋(彼时诗坛盟主钱谦益)者不嫁。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初冬,钱谦益来西湖散心,居于半野堂,召集各方文人雅士来家中吟诗作赋。

听闻此消息,柳如是女扮男装,以柳儒士之名请求面见钱谦益。钱谦益估计是个没名气的年轻人,拒绝相见。

第二次拜访,柳如是聪明了一点,递上帖子,并赋诗一首: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见到如此清理不俗的诗句,钱谦益惊艳不已,便有心见一见作者,于是一段忘年交便开始了。

当时柳如是23岁,而钱谦益已是59岁的老者。但柳如是岂是世俗女子?

她倾慕的,是一个人的学识和才华,只要有真才实学,青年也好,老翁也罢,她都欣赏。年龄于她而言,不过是一串数字。

相爱8个月后,钱谦益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在原配夫人仍健在的情况下,以正妻之礼迎娶柳如是,并昭告全城。

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秦淮名妓,两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着云泥之别。

这段姻缘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白眼和讥笑,不少人在路上朝他们扔鸡蛋、烂菜叶子,只有唾骂,没有祝福。

但柳如是眼里心里都是掩盖不住的幸福和开心,她拒绝像传统的新娘子那样以红布蒙面,而是仰面朝天,让钱谦益牵着自己的手大胆地接受行人的注目礼,坚定地完成了这场旷世婚礼。

钱谦益还作诗自娱:“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平生百岁忧”。

廖一梅曾说,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别人眼里百般不堪的青楼女子,却是他心头的白月光;无数才俊名流为她倾倒,她却独爱垂暮之年的钱谦益。

从此,她以青春韶华陪伴他的花甲余生,相互扶持,彼此敬重。

婚后,钱谦益专门为柳如是建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取名“绛云楼”。两人经常在绛云楼里面看书、吟诗、讨论,日子过得十分的惬意。

好景不长,1645年,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弃城而逃,明朝灭亡,柳如是亲眼目睹无辜百姓被杀害,内心悲愤不已,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

“国之不存,无以为家!你殉国,我殉夫,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她斩钉截铁。

钱谦益沉思良久,却以“水冷,不能下”的可笑理由拒绝投水。

没想到自己嫁的一代文豪、仁人志士却如此软弱,柳如是气得差点晕过去,“奋身欲沉池水中”,最终被钱谦益拦了下来。

后来,钱谦益降清去北京做官,携柳如是同去,但她拒绝北上,临走时,柳如是竟穿着象征朱明王朝的大红衣衫站在道边为丈夫送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这句诗原本是讽刺国家灭亡,秦淮歌女却只知纵情莺歌燕舞,但他却不知,在明末乱世,又有多少秦淮歌伎,英气逼人,比男儿更有骨气。

原本,柳如是可以继续和丈夫安居祥云楼吟诗唱和,过着诗情画意的日子,但她却宁可赴死,也不愿偷生。

一个弱女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足以令多少男儿汗颜?

03.胸怀广阔,誓死救夫

钱谦益北上后,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但并不被重视,心里又惦念着柳如是,不到半年,钱谦益称病请辞,告老还乡。

此前虽对丈夫贪生怕死、又侍两朝君主的行径较为不耻,但柳如是毕竟是个旷达女子,见丈夫有所悔改,于是决定不计前嫌,坦然迎接丈夫归来。

1647年,柳如是诞下了两人唯一的女儿。然而乱世没有岁月静好,没多久,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

柳如是当时正产后静养,听闻此消息自是心急如焚,不顾女子不得抛头露面的妇德,拖着恢复的身体,多方奔走,鼎力相救,誓愿代死或从死。

在柳如是苦心营救下,钱谦益终于死里逃生。

出狱后,钱谦益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柳如是的有情有义,不仅赢得了丈夫的宠爱,更赢得了丈夫的敬重。

此后,夫妻二人更加情深意笃,钱谦益的抗清复明之志也更坚定。在柳如是的影响下,夫妻二人开始暗中支持各方志士的抗清事业。

当时,一心矢志反清复明的黄宗羲与钱谦益来往频繁,多次住在钱家。

明朝灭亡后,黄宗羲回忆说,有一天晚上,钱谦益提着一盏灯,来到他的房间,拿出七块金子给黄宗羲说,“此内人(指柳如是)意也。盖恐余之不来耳。”

柳如是知道黄宗羲为反清复明到处奔走,经济窘迫,特意要钱谦益援助。钱谦益也从来慷慨应允。

不仅如此,柳如是还大力捐助家资捐给郑成功、陈子龙等英勇志士,以支持他们反清复明。

虽为女流之辈,柳如是却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堪称女中豪杰,千百年遗世独立的奇女子!

徐天啸评价她:“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04.拒绝受辱,自尽而亡

1664年,钱谦益去世,族人谋夺钱家财产,柳如是被逼无奈,愤而自尽,并留下遗书让女儿和女婿到衙门告状。

看透世态炎凉的柳如是在遗书上写道:“夫君新丧,族人群哄,争分家产,迫死主母。” 46岁的柳如是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凭借这份遗书,最终那些争夺财产的族人一一伏法。

柳如是本为风尘之女,却铁骨铮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绝不受辱。

她的一生,最在意的,其实并非荣华富贵、钟鸣鼎食的生活,而是作为一名女人的尊严,以及国家的尊严。

05.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纵然香魂已逝,历史却记住了这位奇女子。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花费十年心血,写就一部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称赞柳如是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其事迹令人“感泣不能自己”。

令大师动容的,不仅是她的出众才华,更因她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誓死追求人格尊严的傲然气节。

另一位国学大师王国维同样对柳如是赞赏不已,在读过柳如是的诗集《湖上草》之后,王国维当即题诗三首,感叹其巾帼不让须眉,其气节远胜明末那些士大夫。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女人能出名、且广受赞誉的太少了,而柳如是却如此出类拔萃,永载史册,定然是因为她比同时代的男人优秀太多。

她的一生,虽短暂坎坷,却敢爱敢恨、奇伟壮烈,超世俗、轻生死,比烟花还要美丽绚烂。

作者:笑薇,多平台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一对一写作教练。

注:本文首发百家号李砍柴,编辑谦仲素。

相关文章

  • 5岁入青楼,成一代名妓,却不爱帅哥爱老头,24岁嫁60岁才子

    自古男子虽有豪情壮志,女子的忠烈却从来不输于男儿。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女子: 她才貌双绝,遗世独...

  • 青楼名妓

    几人自出门以后便就来到一处繁华鼎盛之所,一路上熙熙攘攘吆五喝六好不热闹。 只见上官几人一路兜兜转转甚觉新奇····...

  • 誓言幻作烟云字,错付千般相思

    《胭脂扣》 如花是青楼名妓,十二少是富家阔少陈振邦。富家阔少爱上了青楼名妓,每天一份礼物送上倚红楼,如花爱上了他。...

  • [架空]穿越异世之无赖当官记(28)

    第二十八章 赫泽村 对于这时代大多的文人才子来说,在青楼吟诗作对,写就美妙诗词,博得佳人钦慕,再有名妓传唱出去,是...

  • 青楼名妓.冷清越

    第一章 三月的凉城,多了几分凉意。 怡红院的大门口,站着一对儿母女。远处可见一位约五六岁的小姑娘,头上用红头绳扎了...

  • 青楼名妓.冷清越

    第三章 三年后,怡红楼也变化一新。 黑丫,现在应该叫冷清越,在徐姑娘的教导下,成熟的不像是一位八九岁的姑娘。 “清...

  • 佳人泪

    勾魂最是佳人笑。 贩贱看清犬子悲。 自古红颜知自重, 青楼名妓泪相随。

  • 这样的男人再“爱”你,也不能嫁

    “嫁一个你爱却不爱你的人,不如嫁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有点绕口,简单的说就是嫁一个你爱的人,不如嫁一个爱你的人。...

  • 宋末青楼名妓李师师

    李师师,北宋末年的名妓,北宋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

  • 爱情被阉割后,我嫁给了他

    过去的5年里,我常常想,嫁谁不是嫁,反正最后都会不爱。 契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选一个自己爱的或者爱自己的,不如选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岁入青楼,成一代名妓,却不爱帅哥爱老头,24岁嫁60岁才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qz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