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50天
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冥想,冥想的确对人有很大帮助,但是冥想也不是万能呢,它能解决问题,但是它解决问题的范围其实是有限,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冥想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超越这种对冥想的盲目“崇拜”。
我过去有一段时间会每天都会进行15-20分钟的静坐,但其实现在我很少这么做了,因为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
在我看来,冥想有几个作用,第一,训练自我觉察力,我觉得这是冥想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从中受益最大的一点;第二,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我这里用的词是缓解,也就是说冥想可以使压力和焦虑情绪得到缓和,但很多时候它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第三,我认为通过冥想,我们可以进行自我疗愈,修复一些心灵上的创伤。
上一篇文章,我已经说了自我觉察力的重要性,有了自我觉察力,我们才能拥有所谓的“自由意志”,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做出理性选择。自我觉察力如何训练呢?很简单,就是用呼吸训练法。很多人对冥想有误解,觉得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脑当中有各种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去控制这些想法,而是保持对这些想法的觉察力。比如说,我们在静坐的时候经常会走神,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在走神,只是跟着自己的思绪走,过来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走神了。而冥想训练的作用就是缩短从你走神开始到你意识到自己在走神的时间。实际上,所谓的觉察力就是你意识到“自己在走神”。冥想练习的进步就体现在,你过去可能要10分钟左右才能意识到自己在走神,后来这个时间慢慢缩短到5分钟,现在你可能不到1分钟就能够意识到。这就是觉察力的提高。觉察力提高了之后,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也就有了掌控的能力,当然能否真的掌控还得靠意志力,但是起码,我们有了选择的权利。
接下来说说冥想的压力缓解作用。不过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第一,冥想只能缓解压力,不能解决压力;第二,压力有很多种不同的缓解方式,冥想只是其中一种,比如说,睡觉、看娱乐节目、吃美食,以及和朋友聊天等等也都能缓解压力,而且它们的效果都不错。
生活中有压力、有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它们会督促我们不断行动和进行自我调整。面对压力和焦虑,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缓解压力,而是要明白导致我们压力和焦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比如,我有时候也会因为看到一些周围的信息而突然感到有危机感,这个时候,我就会开始进行自我审视,思考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未来的趋势在哪里,我需要进行怎样的挑战,下一步要怎么走等等。进行完这一系列理性分析,重新找回对自己以及未来的信心之后,我的焦虑情绪就会消失。而只有当,我不清楚焦虑来源,或者让我焦虑的事情是我无法改变或者是我自己想象出来,而这些事情此时让我身体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的状态时,我才会选择用冥想去解决。比如说,我可能因为担心某个事情发生而突然心跳加快,一般来说,只要身体发生变化,我就会立马觉察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开始深呼吸,通过呼吸的方式将心率调整到正常状态,焦虑情绪也就立马消失了。其实冥想不一定就要静坐,让关注自己当下的情绪,然后进行深呼吸,也是一种冥想。我现在就很少会静坐,这是因为我能够及时感知自己的情绪,然后立马通过呼吸来进行调整。能够做到这一点还是和觉察力相关。所以,觉察力才是关键。
下一篇,我们再来探讨自我疗愈这个话题。我曾经就通过自我疗愈,让自己摆脱了一些心灵上的创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