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读《论语》62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4-01-09 18:39 被阅读0次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于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委婉地劝阻。如果见他们不愿意听从,仍然应该恭敬地侍奉他们,不得冒犯。虽然心里忧愁,但也不能怨恨。”

侍奉父母,看见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轻微婉转地谏劝。“见志不从”,如果他们不听我的,不听就算了,“又敬不违”,还是恭恭敬敬,不触犯他们。“劳而不怨”,虽然忧愁,但是不怨恨。这条针对性很强,因为人们很容易因为跟父母的意见冲突,就心生怨恨。

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自己也是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劝阻不听而大吼大叫冒犯父母,产生亲情矛盾,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因此,要情理兼顾,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若有过失,子女当然要尽量设法劝谏,希望父母避免陷入不义和生病不好的处境,而达到理想的境界。劝谏父母时,子女的态度要恭敬和顺,言辞要委婉含蓄,讲究说话技巧,让父母欣然省悟,从而避免犯过,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如果父母不受劝谏,没有共识,子女也千万不要气馁,更不宜盛气凌人,唐突双亲,因为规谏父母,完全是本着一腔孝敬爱慕之心呐!此时子女应该以无比的耐心,换一种方式或说法去感悟亲情、亲心。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别唐突父母,甚至触怒父母,更别违反孝敬父母的本心。

在整个劝谏父母、从事沟通、建立共识、避免犯过的过程中,子女操心忧劳,千方百计,为成全父母之德和健康设想,内心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愤怒之情。必须如此,才算克尽孝道。

当然,恰好是这一点最为困难,尤其是对我们今天号称“小皇帝”的独生子女来说,要做到就更是难乎其难了。是不是要求过分了呢?反过来想一想吧,当你年幼无知的时候,当你启蒙成长而错误不断的时候,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对待你的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今》)又有什么过分和委屈呢?

今天学习了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4·18】——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

  • 论语串读~~过错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对和错,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大的功绩和能力,有时候,这个过错会随着时间和空间...

  • 读《论语》,有所思1.9

    读《论语》,有所思1.9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谨慎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的...

  • 怎样对待父母

    今晚看到陈星空的一篇文章,题目是《69岁濮存昕突然“消失”真相曝光: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你一生的命运》,看后感慨万...

  • 读《论语.颜渊》有感

    读《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焉。" 意思是: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回答说:...

  • 如何读《论语》

    1.22如何读《论语》 介绍了论语书的由来和内部的组成,并且介绍了论语在古代的应用。 在国外文人对待论语的评...

  • 善待老人

    作者/佚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今天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孩子就怎样对待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 每天读论语-62

    读论语-62 原文(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 《论语》共读-62

    作息调整:第14天 乔布斯每天都会把要做的事情排序,最后主要的时间都是放在第一件事情上,高人总是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

  • 学习收获

    要想发财,先修福。 怎么修福呢? 供养父母啊。 对待父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父母也会有过错,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读《论语》6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wd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