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核心无关的竞争削弱核心竞争力。
今天听了罗胖讲的的弗格森的《领导力》。
对足球感兴趣的人知道,弗格森是前曼联主教练,在曼联执教26年。
关于竞争,《领导力》提到一个例子,同在曼彻斯特的曼城队视曼联为对手,一度烧钱如流水,买球星、搞投资,对此曼联是如何应对的呢?从弗格森的评论可以窥见答案,“不管他们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名球员,他们在周六的比赛中,也只能派上11个人。”可见弗格森压根没在意比赛以外的事。
不把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外的事物上,这是保存实力的关键。
《大江东去》一书男主角宋运辉工作变迁就和无关的竞争息息相关。男主角毕业后分配到知名国企,但体制内勾心斗角、利益交换,人的精力不得不被体制内耗分去一部分,于是男主寻找机会走了出去,放开手脚拼命干,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原来的工作单位因为层层关系网限制,一直止步不前,多年未发生什么变化。可见这种内部的无关竞争,对个人的影响是前途,对单位的影响是限制了一批人,浪费了一些资产,葬送了竞争力。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如果和孩子形成对抗关系,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和家长对抗,就不能全力以赴的去成长,这也是降低孩子的生长力。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分出一部分去抵御无关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削弱自己的竞争力。
2.从奕晴身上学到什么?
成年人的自燃其实蛮必要的。
我不是自燃型的人,需要外部激励,属于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类型。所以我很容易丧。奕晴说自燃型的人也会丧,但是能够自我疗愈,自我和解,不自我封闭,知道哪些人可以帮忙。
前几天经历了一次郁闷,最终算是自我疗愈了,我感觉自我疗愈不是让自己屈服,而是能换一种方式和这件事和平共处。比如最终和对方达成同一立场、了解事情的根源并学会如何避免。
自燃的动力是什么呢?
是热爱。热爱自己的工作很难,尤其当工作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却看不到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成长的时候。而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增加阅历,给以后的自己多一些砝码。
我是被什么打败的?
我错失过哪些机会呢?单位演讲比赛我没有报名参加,读书营里的各种小分队也没有参加过,这些都是机会。现在想想,人生真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挑战过什么。奕晴说得很对,试一试又不会怀孕,干嘛不试一试呢?其实只要自己愿意做好就足够了。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不敢尝试,所以工作中缺少一些成就感和自信。
讲书的能力很重要。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近看了什么书呀?我第一反应竟然是拿起手机来去看。
我可以讲这本书作者,书的大体内容,但更深层次的东西就讲不出来了,这和我认知水平有限有关,如果罗胖讲,他又能讲出好多维度来。“一年不在于看了多少本书,而在于讲了多少本书”,下一步,应该通过给家人讲述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离开社群没几个人认识我
社群给我提供了平台,但是我没有充分利用它。奕晴说的对,如果你没有为别人做过什么,只因为在一个社群,别人凭什么要和你产生深度的链接?
不光是在社群,在真实世界中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除去同事关系,别人还会不会认你这个朋友?
社群的18字箴言就有一条-见牛人,跟书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跟人学,跟人学的前提就是要和她有链接,最好是深度链接。那如何产生链接呢?就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并分享。小人物有小价值,大人物有大价值,不管什么样的价值都分享出来,最起码能让别人遇到这件事的时候想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