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读了很多认知方面的书,却依然过着原来的日子。
有时候被触动了,下定决心改变,爆发力很强,却不持久,一段时间后精疲力尽打回原样。
比如我吧:
2018年开始跑步,五个月后因为突发事件中断,从此再没有继续……
下定决心学英语,买了本英文书来啃,啃到一半不了了之。
学瑜伽,练冥想,坚持了一阵子,一中断就搁置了。
很多书,给出了方法,我却只能责怪自己没有毅力。
还有救吗?
最近读到一段文字,说到
方法和锦囊,可能是有用的,但是仍然有人觉得是做不到的。这意味着当你非常无助的时候,方法是可以缓解焦虑的。但是一旦你内在的力量不够的时候,这些方法,也都是浮云,因为根本无从去实践。
我非常认同这个解释,当我内在力量不足时,什么也不想做,不想学,陷入到一种半瘫痪状态,所以很羡慕那些精力充沛的人,能一直保持做事的节奏,那简直是它们生命的礼物啊!
而我目前所知,能改变自己状态的方法就是更多地理解自己,所谓自我认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通过不断觉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自我接纳程度、在关系中的互动方式、与外界的关系等等。其实,比起了解他人,更值得庆幸的是了解自己,觉察,就是做出改变的截点。
如今我深深觉察到自己缺乏内在力量,或许与一直以来的时空感有关,那么就慢慢地把自己的生活、工作理顺,让一切有秩序起来,以前不喜欢做计划,总是不按照计划去执行,如今却有了这样的动力,今天会思考明天要做什么,还是什么事情是我需要去做的,有什么问题是需要我去解决的。
出了差错的时候难免会自责,陷入自我攻击的泥沼里,我试着走出来——是我自己吓自己而已,后果没有我想象的严重,而我也非完美的人,哪个人没犯过二,为啥我就不可以犯错呢?然后试着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是什么样的感受和行为模式在左右着我。
过去的我,缺乏向外的攻击性,内心有敌意,不能化解,不敢表达,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习惯性的讨好,怕麻烦别人,对权威还有着很强的愤怒,做事较为被动,缺乏掌控感,习惯性的拖延迟到……
以前,我也能列出一大堆自己的问题,但此时的罗列,带着深深的理解和看见,带着接纳,看见希望。
这就是我,因着过去的经历,个人的性格底色,塑造出现在的这个我。有的问题会带给我麻烦,我想改变。而读了那么多书,最终还是要到现实中去检验,一点认知上的重构,加上现实关系互动中的碰撞,决察、反思、一点点与真实的自己连接上。相信改变定会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