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文学社消零派11号专题文学社
兴宁名特产“包子豆腐”如何重放异彩?

兴宁名特产“包子豆腐”如何重放异彩?

作者: 陈郎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6:15 被阅读0次

    兴宁名特产“包子豆腐”如何重放异彩? 

    □陈彦儒

      打开微信,看到一位文友提到兴宁知名特产“包子豆腐”。“包子豆腐”产自兴宁大坪镇布骆村,与国内常见的大方板块压制的豆腐制作方法略有不同,该款卤水豆腐是装入纱布包后,用特制的木板压制,做出的形状酷似包子。

      “全村2000多户人家做‘包子豆腐’的兴旺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剩下两家人还在苦苦支撑着。”说及现状,文友很忧伤,“包子豆腐离消失的时间已经不长了。”

      看到这行字,我情不自禁地顿了顿脚。我打开淘宝,点了“豆腐”两字,发现四月份仅仅过了10天,卖“鱼豆腐”“豆腐干”销量超过两万单的网店近10家,最高一家10天时间销售接近4万单。

      “包子豆腐”濒临消亡,是因为乡亲们开拓思路的狭窄,还是观念的保守?是难在制作工艺的繁琐,还是难在无法打开合作局面的尴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包子豆腐”如何才能走出深山?我认为,如今广东省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兴宁所在的梅州市也启动了“客家菜师傅工程”。该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好,打响“中国客家菜”金字招牌也罢,不妨沉下心来,去学习一下中山市打造“脆肉鲩”“黑鱼”品牌的经验。

      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中山市三角镇。2013年4月,该镇养殖户自发成立了“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在饲料购买、养殖技术、商品销售等环节“抱团”发展,此举降低养殖成本,共享资源和技术,平摊市场风险。2014年,合作社探索“农户+合作社+公司+市场”的模式,并将养殖产业链延伸至深加工领域,研制出速冻黑鱼鱼柳、黑鱼鱼肉肠、鱼骨汤膏等产品,大幅提高黑鱼附加值。发展至今,三角镇黑鱼产业链年产值超过5亿元人民币。

      而比三角镇黑鱼产业走得更早一步的是该市东升镇的脆肉鲩产业,已形成集养殖、流通、餐饮、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近年举办的文化美食节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品鉴。数据显示,2017年东升镇脆肉鲩养殖面积达13225亩,产值约7.2亿元,脆肉鲩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之鱼”。

      回望兴宁,该市拥有包括客家娘酒、兴宁茶油、“鸡炒酒”、单丛茶、鸡颈粄、与明朝兴宁县令祝枝山有渊源的蓼花、大坪镇“包子豆腐”、黄陂镇黄粄、新陂镇乐仙腐竹、径南镇宝山柿、三华李等等知名特产,当地农民还开拓了娃娃鱼、豪猪等特种养殖。怎样去抓住政策的机遇,筛选和扶持能做大做强的知名特产?建议可以学习中山经验,地方出台奖励措施和帮扶政策,发起成立一个由餐饮业代表、商界代表牵头的各类特产的行业协会,在镇里成立合作社,集资建起一个探索“农户+合作社+公司+市场”模式的公司,利用各地兴宁商会资源以及淘宝网店走出去……如此挥出三板斧,还愁“包子豆腐”这类制作繁琐、耗时长的知名特产没有销路、没人制作、没人传承甚至濒临消亡吗?

      赚钱难不难?在这个时代说难也很难,说不难真是不难,关键就在于众多乡民能不能冲破保守的观念障碍,能不能抛弃蝇头小利、自私和短见!如果借梅州市“客家菜师傅”工程,乡民们能达成共识,紧抱成团开拓市场,让一个个土特产扬名海内外,他们还愁赚不了钱吗?当地政府还愁擦不亮 “中国客家菜”金字招牌吗?

         本文发表在2019年5月18日《梅州日报》专刊“客家菜”版面,详见截图——

    有人说,要困死陈彦儒!

    陈彦儒是谁?看看中国新闻专业最牛逼的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再说吧——

    还有复旦大学图书馆购买了陈彦儒已出版的四本书中的三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兴宁名特产“包子豆腐”如何重放异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yt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