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中的陈地风俗(穀旦这天,对山歌、唱大戏)

诗经中的陈地风俗(穀旦这天,对山歌、唱大戏)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20:41 被阅读0次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畿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摘自《诗经•陈风•东门之枌》

译文:美好清晨择吉日,去往南方原野。不再搓捻麻线绳,街市之中仍舞蹈。美好清晨要出发,因此会聚共前行。看你犹如锦葵花,送我花椒枝一把。穀旦:吉日。穀,好,善;旦,日。

《东门之枌》是古陈国一首抒情的山歌,它的内容本身就是男女间对唱的山歌。古时候,陈国盛行巫风,臣民能歌善舞。在聚会的时候,青年男女假借歌舞的名目选择自己的意中人,即常常通过对唱山歌的方式互诉爱慕之情。古陈国的风俗一直延续了下来。而今,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依然继续地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习惯。

采自网络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一句中的"穀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类似于后世所说的"良辰"。而"南方之原",不应是一个普通的地点,是与"穀旦"相对应的"南方高平之原",算是一个"吉祥之地"。陈国的古风相对各地来说保存得比较完好。所以在"穀旦"这样一个适合祭祀狂欢的良辰吉日,人们欢聚一堂,祭祀很多事情,像祈祷丰收的火把节、腊日节等。

我们继续把目光投入到陕北,当地有句民谣,叫做“三月三,唱大戏”。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这一天要在瑶池开蟠桃会大宴各路神仙。因此,在陕北,只要有娘娘庙的村庄,每年都要举办庙会。当然不一定都是在“三月三”,但庙会确多是在春季,春暖花开,农事相对空闲的时间里举行。旧时的庙会主要是祭奉神灵,抽签问卦,求医问药,拜佛许愿等活动。庙会期间,还请戏班子来搭台唱戏。这让我想起了兰溪市水亭畲族自治乡的“三月三”的活动。其中长桌宴是畲族乡用来招待宾客的一种民族礼仪,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桌子板凳一张连着一张似一条长龙,桌旁坐满了当地村民及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各地嘉宾。

建国后,这种庙会活动随着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逐渐消失了,但三月三唱大戏的习俗被保留了下来,且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艺团体举行的戏曲汇演和送戏下乡活动。

陈水河整理于2023元月4日晚上

相关文章

  • 书童阅读:诗经-陈风-东门之枌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

  • 我心中的诗经——东门之枌

    诗经——风——陈风——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 《诗经》中的东门之枌

    【 《诗经》之东门之枌】 先秦 · 佚名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

  • 2019.05.25 机巧谜语浅浅歌

    旧日南汇乡村 唱山歌,猜谜谜子 是重要的风俗文化组成部分 山歌中 保存最好的是童谣 相比南汇谜语精致考究的修辞 南...

  • 國學漢字

    【國學漢字】 【词语】鬷迈 【读音】zōng mài 【释义】会合而行。 【出处】《诗·陈风·东门之枌》:“穀旦于...

  • 贻我握椒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

  • 让客家山歌在校园回荡

    客家山歌是我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奇葩,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原先依附于山野劳动和田园生活的客家山歌因...

  • 青春遇见最美的你——读《诗经》之《陈风·东门之枌》

    原文: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gǔ)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

  • “榖gǔ旦”之妙乐

    晨练第493天:灵式呼吸 读经第373天: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fén 这首诗讲的是陈国的一风俗,讲的是一个美妙的...

  •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zon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中的陈地风俗(穀旦这天,对山歌、唱大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zm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