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花艺课红霞姐在读书群里告诉我们要举办一期花艺沙龙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报了名,对我来说,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我的热爱。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虽然这样的环境给了我务实勤奋的品质,但不可否定的是我们生命中还是有很多缺憾,我们最多接触的是学习和劳动,至于其他我们似乎都是空白。
生活亏欠我们的总是会以另一种方式弥补,果然人到中年之后,我就走上了"补课"的道路,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当然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补上的这些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盈有趣。
老师用心讲解中给我们做分享的张文琦女士是花店的老板,她人很漂亮,给人恬静柔和的感觉,果然在她的朋友圈里,她选花的风格都是清新淡雅系,这和我们的需求完美对接,这都是我们的偏爱。
张女士从"12色相环,五大配色法则,插花所用花材,插花工具使用和插花的五种技巧"给我们做了详细解读尤其是如何保养鲜花尤其让我们感兴趣。
我自己也是一个经常买花的人,但是买过来的花通常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得扔了,尤其是夏天,天气热,花的折损程度就更大。
讲解中张女士告诉我们挑鲜花的时候,一看叶子二看花头,除了这些买过来的鲜花要先用温水醒花,日常养护的时候每天要换水,根茎并不都是剪成斜面,比如向日葵就需要剪成十字,这样便于根部更好吸水等等。
养花和育人是一样的,我们不仅要懂"道",我们更要明"理",一切都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兴趣。
这次的花艺沙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把我们手中的一把鲜花给变成插花,我们手边有鲜花,有盒子,剪刀还有一个吸水砖,尽管老师已经告诉我们要做成V字形,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是考验。
我们中间第一个做好的是诗云老师,她应该是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的鲜花,她应该是在家做了研究和备课的,所以她在插花的时候非常娴熟,这让我们非常惊叹。
我和诗云和她相比,我就显得有些笨拙,我动手能力是最差的,但是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求助"。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会求助老师,每次老师都会及时给我指导并告诉我应该如何去做好高低的搭配。
老师指导插花在宋代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迅速发展,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盛行插花之风,插花艺术到了鼎盛期,我们看过电视剧《知否》,那里面就有插花的画面。
文人爱插花,更是把插花写到了诗作里,以致于插花成为当时文人生活“四艺”之一。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文人把插花艺术的思想境界从怡情悦乐提升到以花的寓意教化人伦、表达志向的层次。
民间爱插花,不分贫贱。正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所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杨万里诗中写到,简陋的路边小店也以插花为装饰:“路旁野店两三家,清晓无汤况有茶。道是渠侬不好事,青瓷瓶插紫薇花”。
所以,我们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知道一些常识。插花课上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参加,丽娜,谭谭和阿匪老师她们都带着孩子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她们很睿智,因为活动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这比带着孩子们去吃大餐更有价值和意义。
孩子们爱插花 和孩子们一起插花当然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我们每个人的花和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是一致的,比如我会把所有的花材都用上,尽量做到不浪费,但是素芹妹妹则不同,她的花很简单,布局好而且空间大,这就如她的性格一样大气。
阿匪老师家的儿子三下五除二就把所有的花插好了,甚至根本就没有剪裁,他的花插的非常随心所欲,但是阿匪老师却给儿子一个大大的赞,表扬他有自己的创新,这一点倒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习惯纠正孩子的行为甚至思想,如果是我,我会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阿匪老师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保护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在想,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里搞这样的活动,虽然鲜花很贵,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学校里有很多花花草草,我们是否可以升级一下。
我和红霞姐插花学习我们只是才走了一步,以后我们可以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把我们的节日和鲜花结合起来,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们给红霞姐建议,除了插花课,我们还可以搞一个茶艺学习,这样我们就更多了一些常识,我们才是真正的走进生活。
感谢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一起美哒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