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人的学校”,一生的力量 ——爱迪生的成长故事
>> 南希具有高超的教育才能,她把这所“两个人的学校”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庭院里一片葱绿,她和儿子一边纳凉儿,一边读书;入秋,爱迪生又读起了《鲁滨孙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文学作品;冬天,外面白雪皑皑,她坐在火炉边给爱迪生授课。她讲地理,如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各地周游,穿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非常注意帮儿子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爱慕不已,以至于朋友们都管爱迪生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
>> 面对爱迪生的疑问,南希从不给他标准答案,而是一起和他翻阅百科全书,和他一起思考,尽力保护好儿子的好奇心。因为她相信:有好奇心就会不断学下去。“我不强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乐。”这样的教育方式给了爱迪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为爱迪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在爱迪生“灵光乍现”的刹那,母亲的认同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滋养着小爱迪生的信心,从而使他相信:问题是可以探索的,不断尝试是可行的,失败是可以的,即使失败也是有收获的。
>> 我不强制他,我要和儿子一起享受思考的乐趣。默记教科书,长大以后起不了任何作用。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吗? ——南希
>> 根据母亲的计划,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爱迪生必须坚持每天学习。
>>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爱迪生也不例外。但南希跟爱迪生约定好了学习的规则,并逐渐培养起了爱迪生的自律品质。没有当年母亲的严格要求和坚持,我们很难见到长大后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从不言放弃的爱迪生。
>> 在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下,父母也要记得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决不轻言放弃的勇气,让孩子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每一次挑战,以勇敢者的形象走在时代的前沿。
>> 培养出一个天才需要的不仅仅是爱的本能,更需要的是爱的方法
>> 学校教育更多的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即把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成了死板的知识接收器。儿童是天真活泼的,填鸭式的教育完全忽视了儿童的天性和主动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