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多思考,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但是最近我发现,我所思考的东西都是外在的,而不是内在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我厌烦讲道理的原因。一方面,道理它是理性层面的,长期停留在理性里,人会失去趣味性,乏味至极。另一方面,所谓的道理都是指向外在的,它涉及文化、道德、宗教、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这些东西在思想上累积多了,也是一把双刃剑,明白了一些东西,同时也也被这些东西束缚。
因此,多读书,多思考,我想应该多向内思考。人生最远的距离是到达自己内心的距离,最难相处的也是自己。不管怎样,我必须让自己坚持这个原则。即多读书,只是为了更加容易找到自己,多思考,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其他统统与我无关,同时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敏感词之类的事情,对于自己是没有敏感词的。
但这绝不是封闭自己,而是把自己打开,让自己更加的广阔,以至于容纳的更多,容纳更多,束缚也就少了。其实束缚我们的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太小,那么就容易被外在的淹没。这似乎和上面开始的想法相互矛盾,其实不然,当那些道理多到淹没了自己,自然就被它们所控制。然而,如果自己的内心大到足够容纳更多的道理,那么也就不会迷失和被束缚。
一个人可以很渺小,渺小到一个朋友都没有,渺小到孤独成性,渺小到没有任何存在感;同时也可以很宏大,宏大到世界只剩自己一个人,宏大到一个人成为一个世界,宏大到与宇宙融为一体,宏大到无所不在。
而我什么都不是,我不知道我是一个什么状态,渺小是可以肯定的,但还做不到孤独成性,只是喜欢孤独而不得,有时还需要点存在感,一点意义感。我知道一个活着不需要任何意义的人是多么强大,但我却时常寻找意义,时常思考需要怎样活着才算真正活着,一个别别扭扭的活着的状态。
世界很大,大的让我无所适从,多少次在梦里的十字路口徘徊,迷失,直到醒来还彷徨着。世界很小,小的让我窒息,多少次在梦里患上幽闭症,直到醒来还出不来。
黑夜和白天交替,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阵风吹过,我还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