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学大家,老舍先生经常被问到各种文学及写作问题,而他也极为诚恳、耐心地指导文学爱好者的阅读与写作。
比如,关于如何接受文学遗产的问题,先生就做了细致地回答。
假如要成为一个古文家,要在思想上遵循孔孟之道,学习贾陆韩苏的技巧行文,就有了古人气象。
李白、杜甫、苏轼,文才了得,但因受制于皇家的束缚,他们不可能冲破时代的限制,成为莎士比亚那样的人物。只有不受皇家束缚的人,比如《水浒》《金瓶梅》《红楼梦》的作者,才真正写出了点儿自由的内容,但这样的作品太少见。我们能做到吸收、摹仿古诗文就够了。
假若要成为一个新文艺家,一定不能只满足于摹仿。第一就是开拓思想,世界上那些最善最美最真的都要知道一些,成为一个会为全人类思考的中国人。也就是说,在写作的时候,关注自我、关注周遭之余,也要关注世界、关注世界人的生活,将全人类共性的东西表现出来。
我们要多长出一两对眼睛来。如果只有一对眼睛,只能读中国的作品,即使专读名著,收获也是有限的。
比如《红楼梦》,它是伟大的著作,使我们沉溺于哥哥妹妹的柔软梦境中,但其中的思想与其他才子佳人的作品差不多,并不能启发我们。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却在哥哥妹妹的情爱之上传达出另一种更深沉的东西。并不是说谁比谁更高明,而是不同的著作带给人不一样的震撼。
我们应该打破国度的界限,多学几招,去读但丁、歌德、托尔斯泰,拓宽我们的眼界,感受文学的崇高与伟大,将中西文学合而为一,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用世界文艺名著来启发,用中国文字去练习,这是老舍先生的观点。
此外,“遗产”二字还应拓展,把社会情形也包含在内,这样才会让文学作品不显得空洞。只知闭门读文学遗产,而不睁眼看世界,便只认识了死的灵魂,而忘了活的世界。
《如何接受文学遗产》是老舍先生作于一九四二年的文章,他的认知、意识都很超前,当时的观点放在今时今日也完全适用。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有其光照千古之处,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必有其可取之处,是时候该读读世界名著了。
网友评论